频婆娑罗王的宽容!

水 莲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经别人劝请,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仍自惭形秽不愿去。

频婆娑罗王虽被儿子杀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诚,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故不只没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儿子的情况后,反而显灵劝告儿子,告诉他,他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他,而且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堕入地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宽宥和催促,阇世王因此前往求见佛陀,因而得以获救。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由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也从而更升华了自己!

所以,宽容不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本质,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一种无限宽阔广大的“空性”本质。

当我们往清净的自性回返时,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所以,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的发愿:

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毁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也愿宽容,在现在,所有正在毁谤飞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更愿宽容,在未来,所有将要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不同境界

下一篇:反主为宾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三回 拜摩耶夫人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三回 拜摩耶夫人

第四十三回 拜摩耶夫人善财离开瞿波女出门去,心甚惆怅,不知地方,往哪里去找摩耶夫人呢?忽听空中有声曰:善男子,善守心城,得见摩耶夫人。善财抬头一看,原来是认识的守城神住在空中,诸神围绕。善财答道:我...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善财童子继续南行,渴则饮,饥则食,来到阎浮提畔摩利聚落。寻觅海幢比丘,乃至七日,在一个路旁寻着海幢比丘,跏趺坐于宝幢座上,入无量三昧,端然不动。下有百千居士大众围绕,在围绕居士大众...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一念三千,有情每天动了什么念头,它都在法界法流里流转。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法界就是每有情的那一念牵动着,每个人都有他发射的、每一刹那都发射不同的念波,所以在这个整个虚空...

护法神对犯邪YIN者狠记一笔

护法神对犯邪YIN者狠记一笔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佛家的说法是:每个...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一切众生的福报,总离不开这个因果报应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一切众生的福报,总离不开这个因果报应

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想发财不难,修财布施你就得到;想聪明智慧也不难,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求长寿也不难,修无畏布施。世间所有一切众生,他们的福报,总离不开这个因果报应。命里头有,有这个财...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迦叶宿命(出付法藏因缘传)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迦叶宿命(出付法藏因缘传)

迦叶宿命(出付法藏因缘传)【经文】昔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四部弟子起七宝塔,时彼塔中有佛形像,面上金色少处缺坏。有一贫女,游行乞,得一金珠,见像面坏,欲傅像面。迦叶尔时作锻金师,女即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