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

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

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

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

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

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

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

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

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

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

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

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

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

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

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

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

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

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

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

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

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

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

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

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

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

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利用和合术挽回真爱非常神奇 不信你看

利用和合术挽回真爱非常神奇 不信你看

爱情常见,真爱稀少。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人,每个人每天在大街上都可以与很多陌生人擦肩而过,但是也仅仅如此。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会深入你的生活,有的人说,今生与你谈恋爱的人,都是因为两个人前世是有牵绊的,...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1)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1)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1)台塑集团王永庆节俭到一条毛巾使用30年王永庆一生简朴,尽管坐拥亿万资产,却从不奢靡,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每天早上的公司会议,王永庆会享用并不丰盛的早餐:牛奶、咖啡和鸡蛋。...

佛教故事:小沙弥的故事——梦

佛教故事:小沙弥的故事——梦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小沙弥的故事 -- 梦那天晚上小沙弥做了个梦。梦里出现一条比一柱门的柱子更粗的蛇,把咬在嘴里的...

他为17位饿鬼答疑解惑,内容太精彩了!

他为17位饿鬼答疑解惑,内容太精彩了!

这个故事出自《佛说鬼问目连经》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刻,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都受到不合的罪报。这时诸饿鬼看到尊者目连,都起了恭敬心,向尊...

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如本法师:灵魂之称乃一般俗人的称谓,中阴身乃佛门中的称谓。 灵魂、中阴身有点差别,灵魂就是人的灵性或精神,一般宗教家认人体死后仍旧存在的幽灵,故称之灵魂,灵魂的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