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帮助女人出家

帮助女人出家

在教团里渐渐长大的阿难陀,有着温和慈悲的天性,有着打动人心的俊容,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众尊敬的人,对比丘尼,他尽心关切;对在俗的信女,他给予安慰。

假若没有阿难陀,今日的僧团里,是不是允许女人出家做比丘尼,那就难说。

说起女众在僧团里能允许依正法出家,那完全是阿难陀尊者的力量。

原因是圣母磨耶夫人的妹妹憍昙弥,是佛陀的养母,她看到佛陀成道的五年内,光是释迦族中就有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陀、难陀等皈依佛陀剃度出家,王孙罗侯罗也做了沙弥,夫君净饭王也驾崩了,她思前想后,感慨万千,大概是她的善根发芽,她要求佛陀允许她在僧团中如法出家。

憍昙弥第一次请求,佛陀没有考虑就拒绝她,她又两次、三次的请求,都被佛陀拒绝。后来佛陀怕姨母的纠缠,就带领弟子往距毘舍离不远的那摩提尼精舍去教化。

憍昙弥夫人不因佛陀的拒绝而灰心,她集合了和她有同样想法的五百名释种女众,剪去头发,赤着脚,离开迦毘罗卫国,往毘舍离追赶佛陀。据说迦毘罗距离毘舍离有两千里以上的路途,住在深宫中的她们,连上下楼都会觉得疲倦,现在变成三衣一钵的比丘尼,赤着脚赶二十天以上的行程,因此惊动不少路旁的人,他们带着好奇心来看这些花容月貌的比丘尼,有的人甚至预备很多食物给她们带着,终于她们赶到那摩提尼精舍。

当她们到达精舍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不惯于走路的她们,这时已喘不过气来,她们疲倦憔悴的徘徊在精舍门外,不敢进去。恰巧,阿难陀刚从里面出来,看到憍昙弥等五百女众,都穿了比丘尼的服装,满身灰尘,满面泪痕,对人间有丰富感情的阿难陀,吓了一跳,他问她们道:

「妳们是为了什么?」

憍昙弥夫人回答道:

「我们是为了求道,割爱辞亲,弃家远来请求剃度,佛陀再不允许,我们就死在这里不回去!」

憍昙弥的话,使阿难陀深深的感动,他也不住的流下眼泪来,安慰她们道:

「妳们放心吧!我只见到妳们这样,心中就非常难过。你们在此等一会,我为妳们请求佛陀允许。」

年轻而又富于感情的阿难陀,把憍昙弥等五百女众的愿望,告欣佛陀,并请求佛陀可怜她们,允许她们出家。

佛陀拒绝道:

「我可怜她们,但为正法流传,你去替我回绝她们吧。」

阿难陀不肯去回绝,他仍向佛陀禀告道:

「佛陀!如果是别人我可以去回绝,但对方是佛陀的姨母,假如非要拒绝她不可,一定会发生不幸的后果。她们说,就是死,也不回去。」

「阿难陀!僧团中是不允许女众出家的!」

「佛陀!难道佛法有男女的分别吗?」为了替女众讲话,阿难陀在佛陀座前,真是鼓足了勇气。

「阿难陀!我的法,天上人间都一样,我不拣别男女,就是一切众生,我都平等看待。女众可以和男众一样照我的法信仰、修持、证果,但不一定要出家,这是法则问题,不是男女平等问题。女众出家,好象良田中生长了稗草,会伤害收获的。」

有远见的佛陀,他的话,是有深长意义的。当然,照人情说,是应该允许女众出家的,不过,照法理来说,两性要共同在一起修道,那是很困难的事。智能与情爱是背着路走的,或许有人为了情爱而弃道不修,佛陀所以不准女众出家,也就是为了这一点。或者,佛陀以为女众虚荣心、憍慢心比男人重,才以不允许出家给她们一个教诫。

看见佛陀那么坚决的拒绝,温和得从不曾违背过佛陀一句话的阿难陀,他流泪顶礼说道:

「佛陀!难道您忍心见她们白白的死去,不能慈悲的伸出救援之手来吗?」

佛陀感到世间上法和情有时候是不能兼顾的,佛陀更知道由于众缘和合的关系,世间上没有清净常住不坏的法。佛陀沉默了一会,终于收回自己的主张,像是不得已的向阿难陀说道:

「实在是没有办法,你去叫她们来吧!」

佛陀的慈命一出,阿难陀欢欢喜喜的急忙出去传报这个喜讯,憍昙弥等五百女众听了都欢喜得流出了眼泪。

见了这五百女众的佛陀,像和平常不一样似的有一个挂心,佛陀允许她们出家为比丘尼,但要她们对比丘能奉行八敬法。

因为阿难陀的帮忙,比丘尼的教团终于成立了,憍昙弥对阿难陀很感激,她恳切的说出自己的欢喜道:

「阿难陀!我们能奉行这八敬法,就好象佳人获得美装。」

阿难陀就是这么一位肯帮女众忙的人,今日僧团中能允许女众出家,这都是阿难陀的功劳。

女众,应该感激阿难陀。

阿难陀有功于女众,所以女众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最受女众欢迎的人物!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阅读剩余的24%

相关文章

修行功夫,如鸡孵蛋,不进则退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

(注:地藏王菩萨过去世为婆罗门女,为知亡母去处,去寺院求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感念其虔诚,出音声安慰,告知她归家一心念佛,则知其母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噉;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博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

这个婆罗门女就遵照佛的教导,礼完佛之后,“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因为她想她妈妈,她还是有目的的,要是不想妈妈,她就不求佛了。因为想她妈妈的缘故,就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圣号,念了二十四小时,“经一日一夜”,这就是下死功夫。

“忽见自身”,就看见自己的身体,就是心看见身,她自己感觉到她自己的身体到了一个海边。这个海边的海水跟我们平常到海边观风景的海水不一样,那里的水都开了,“其水涌沸”,热度很高,跟我们烧的开水一样。在水上还有很多的恶兽,“尽复铁身”,这些兽不是狮子、虎、狼的肉身,都是铁身。在海上飞走,“东西驰逐”,东边跑到西边,西边跑到东边,干什么呢?吃人,这就叫地狱,虽然没有说出地狱名字,但是到这个地方就是地狱。

“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这些猛兽在海上东边跑到西边,西边跑到东边干什么呢?因为上面有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在海中一下子没下,一下子升起,这些恶兽就争抢着吃这些人。

“又见夜叉,其形各异”,夜叉就是饿鬼,种种形状,有的手很多,有的眼睛很多,有的头很多、脚很多,有的脑壳很多。“口牙外出”,牙齿都长到外面,牙齿快的(锋利的)就像宝剑似的,“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这些夜叉专门撵这些人,让他们靠近恶兽,虽然恶兽在海上追,这些人是逃避了,但是夜叉就围着不让他们往别处跑,“复自搏攫”,他自己也抓着吃了。

“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一般人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怕到不敢长久看。婆罗门女不怕?因为她在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以并不恐惧。

【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这个时候有一位鬼王就过来了,可能是主持这个地方的负责人,也就是负责的鬼,“名曰无毒”。这个地方指的“毒”,要是形容法的话,贪、瞋、痴叫三毒,大概所有到这个地方来的众生都是三毒严重的。这个鬼王叫“无毒”,他已经超出了,没有贪、瞋、痴,乃至于断了烦恼。他就很恭恭敬敬地对婆罗门女行礼,来迎接她,也称她为圣女,“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这个鬼王称婆罗门女是菩萨,为什么称她为菩萨呢?能够到这个海边来的,有两种力量能来:一种是业力,业力就糟糕了,那就变成被恶兽吃的众生;二种是神通力。这婆罗门女当然不是因业力而来的,神通力呢,因为她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圣号,以佛的神通力,所以能到这儿来。无毒鬼王称她为圣女,是因为能到这儿来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是菩萨,所以称她为菩萨。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婆罗门女就问这位无毒鬼王说:“这是什么地点?我到了什么地方?”“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这个地方就是到达地狱了,第一重海,里头还有海,多少重呢?有八重海,到了第八重了才是咸水海。经上说,这海一共宽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四十华里,在咸水海建立的,才是我们过去所说的四大部洲,咸水海的中间有座大山,这座大山叫迦罗,是纯铁的,也叫铁围山。

婆罗门女就问无毒鬼王说:“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她问话的意思,就是不肯定,“我只是听说铁围山里头有地狱,是不是事实呢?”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不错,实在是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我怎么来到这儿?“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一个是你有业力,一个是你有神通力。

婆罗门女的神通就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神通,让她念圣号而到的。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圣号能到极乐世界一样,要是不念阿弥陀佛圣号,十万亿佛土你到得了吗?一个佛土也到不了!连四天王天、忉利天都去不了,能到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去吗?是阿弥陀佛圣号把你送去的!

婆罗门女能够到铁围山来,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让她念圣号而来的,所以,为什么要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圣号呢?因为要能看见她母亲的缘故,不念是看不到的。我们假使不念阿弥陀佛,到不了极乐世界,必须念阿弥陀佛才能到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也是两种:一个是佛的威神力,一个是你自己的业力,那个业不是这个业,那是你做的极乐世界的净业。业有善、有恶,那个是善业,这个是恶业。她的妈妈到这儿来是因恶业来的,她也到这儿来了,她到这儿来找她妈妈是因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威神的力量。

就像我们人间一样的,现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都在我们的地球上,四大名山都有;乃至于我们这儿也有,有缘的话你就会见到。你的业力跟他的业力结合了,你就看得到;你的业力跟他的业力不结合就看不到。也许在梦中,或者你也像婆罗门女这样求,他会给你示梦。《地藏经》说的很清楚,你念得恳切,他就示现,你能够见到,但是,不是究竟见到;如果究竟见到,是证得了,永远不离了。

如果相应了,见了以后,如果功夫又没有了,那时又见不到了。所以用功夫要像什么似的呢?人家形容说像鸡孵蛋,如果它孵蛋,温度到了一定程度,达到目的了,那只小鸡就孵得出来。如果今天孵一下子,明天又跑了,所谓鸡抱不成,就鸡跳窝,这颗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我们念佛修行也如是,今天不晓得什么大心发起来,拼命地用功,明天发生一点儿挫折,“哎哟!不信了,令我瞎费一些事。”完了!又不灵了,这样绝对得不到。说地藏王菩萨的因地,我们也得这样做才行,不这样做,希望会落空的。

你的业力跟地藏菩萨的业力结合了,你就能…

修行功夫,如鸡孵蛋,不进则退《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注:地藏王菩萨过去世为婆罗门女,为知亡母去处,去寺院求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感念其虔诚,出音声安慰,告知她归家一心念佛,则知其母去处。)【...

办公室桌子摆放有讲究 这几点尤为关键 别忽视了

办公室桌子摆放有讲究 这几点尤为关键 别忽视了

我们日常在办公室内的工作主要是在办公桌上展开的,所以在办公室风水中,办公桌的摆放风水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办公室风水好了,里面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步步高升,实现财富梦想。那么办公桌摆放风水具体有哪些讲究...

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店铺的老板问小阿凡提:你真的没记错,你爸爸是让你买五公斤冰糖和半公斤土豆的吗?我想是这样的,不然我能拿得动吗?小阿凡提回答说。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a (...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唐朝白居易向鸟窠禅师请示佛法大要,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后大失所望:这么简单两句话就是佛法大意吗?三岁孩子都懂!鸟窠禅师微微一笑,道:三岁小儿都懂,八十老翁行...

一个文明的国度,不应该是动物的地狱!

一个文明的国度,不应该是动物的地狱!

  地球上,没有哪个物种像人类和动物一样相生相克,不即不离。动物既是人类刀俎下的食物,又曾被当作神圣的宗教信物而膜拜;在被奉为人类朋友和伙伴的同时,又成为供人驱使的娱乐消遣乃至运输工具。    一群...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4)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4)

道证法师:犯戒后,怕人指责而隐藏过失,只会招来更多的黑暗 犯戒后,怕人指责而隐藏过失,只会招来更多的黑暗。 如果以前拍了犯戒的影片,自己一直都没发现,或者已经发现,但不想表露出来洗掉,那么这支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