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慈善的妻子

给孤独的婚姻很幸福。他的妻子富那罗伽那,人如其名,意思就是「福相」,作为这家慈善的精神象征,她照顾仆人与日中前来的僧团(sangha)。她和她的兄弟一样都信奉佛法,他是佛陀的第一位在家弟子。

依赖别人的幺女

给孤独有四个小孩,包括三个女儿与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苏跋达(Subhadda)与小苏跋达,和父亲一样信佛并达到入流果。她们不只处理父亲的宗教事务,也处理世俗的事务,两人的婚姻都很幸福。

而最小的女儿苏玛那(Sumana),是家中最有智慧的一个。她聆听佛陀开示,很快地就证得第二圣果,成为一来者。她一直未婚,但并非因为放弃婚姻。事实上,当她看见两个姐姐婚姻都很幸福时,就变得悲伤与寂寞,她的心灵力量不足以克服沮丧。

她日渐消瘦,绝食,最后饿死,她的亲人为此而深切忧伤。她转生到欲界中最高天之一的都西答天(Tusita)①。她必须在此净化所残留依赖别人的习气她最后向外投射的欲望。[1]

全心投入于生意的独子

给孤独的独子卡拉(Kala),意思是「黑暗」,一开始是家中的麻烦人物。他丝毫不想学习佛法,而完全投入生意业务。有一天,父亲劝他持斋戒一日,若能遵守伍波萨他(uposatha),就给他一千个金币。迦罗答应了,他很快地就发现一天不做生意,去享受和家人相聚的时光很轻松,对他来说,伍波萨他(uposatha)的斋戒规定就不再那么沉重了。

之后,父亲再度要求他去寺院,在佛陀面前用心学习一首法偈,就再给他一千个金币。迦罗高兴地答应,这成了他这一生的转折点。每次迦罗学习一首偈(gatha)时,佛陀都会故意令他误解,如此一来他就得聚精会神地重复聆听。

一旦通达义理时,他当下立即见道,达到入流果。因此他一如父亲,生活愈来愈清净,也成为僧团的重要护持者,被称为「小给孤独」。[2]

骄傲无礼的媳妇

卡拉(Kala)娶善生(Sujata,旧译为「玉耶」)为妻,她是著名在家信徒维沙卡(Visakha)的妹妹。善生因为自己的家世与双方财富而非常骄傲,她的心只专注在这些琐事上,因此觉得空虚、不满与乖张,于是将苦闷发泄在别人身上。她对待所有人都很严厉,不只会打仆人,还到处制造恐怖气氛,甚至不遵守对待公婆与丈夫应有的礼仪,那在印度社会非常重要。

有一天,佛陀在她们家接受供养后正在开示,从另一个房间传来喧哗声。大师暂停谈话,问给孤独骚动的原因,那声音听起来就像渔夫们在吆喝。长者回答那是媳妇在责骂仆人,他说她是个泼妇,既不尊敬丈夫与公婆,也不布施食物,没有信仰与信心,一直在制造事端。

然后发生一件不寻常的事佛陀要求将她召来。当她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问她想要成为七种妻子中的哪一种。她回答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并请他说明。因此,佛陀以偈(gatha)描述这七种妻子:

心肠冷酷怀嗔恨,

私通外人鄙己夫;

寻求谋害娶她者

此妻是名「夺命妇」。

当丈夫获得财富,

由手艺、贸易、农务,

她试图为己揩油

如此妻子名「贼妇」。

好吃懒做混日子,

言语不逊且粗鲁,

女人欺侮己丈夫

此妻是名「暴君妇」。

若常助人且仁慈,

如母对子护己夫,

审慎守卫夫财产

如此妻子名「母妇」。

如妹对待己兄长,

恭敬侍奉其丈夫,

谦虚顺从夫意愿

如此妻子名「妹妇」。

愉悦见彼丈夫面,

如朋友间喜相逢,

高雅、正直与虔诚

如此妻子名「友妇」。

无嗔且怕受责罚,

对己丈夫全无怨,

谦虚顺从夫意愿

如此妻子名「婢妇」。

名为夺命与贼妇,

以及如暴君之妻,

此等妻子命终后,

将会堕入深地狱。

名为母、妹与友妇,

以及如婢女之妻,

稳定持戒常自律,

命终则会升天界。(AN 7:59)

然后世尊语重心长地问她:「善生!这些就是男人可能拥有的七种妻子,你是其中哪一种呢?」

善生深受感动,她回答从今以后会努力作丈夫的侍女。佛陀的话已为她指出作个好妻子的方法。之后,她成为佛陀的忠实弟子,非常感谢佛陀救她出离苦海。

善生转变的消息很快地就流传开来。有一天,当佛陀进入讲堂时,他问僧众在讨论什么事,他们回答正在说关于「法的奇迹」,佛陀善巧示现,让「母老虎」善生转变为善解人意的妻子。于是佛陀告诉他们,他在前世就已调伏过她一次。那时,她是他的母亲,他透过令人讨厌的乌鸦与悦耳动听的画眉鸟为比喻,阻止她责骂与欺负别人(Jat.269)。

贪得无厌的侄儿

最后,经中提到给孤独的侄儿。他继承了四千万的遗产,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喝酒、赌博样样来,将钱花在玩乐、女人与坏朋友上。当他花尽所继承的财产后,便来请他富有的叔叔帮忙。

给孤独给他一千个金币,告诉他应该用这笔钱去做生意。但他再次将钱花光,且又出现在叔叔家。这次给孤独给他五千个金币,没有提任何条件,而是与他断绝关系。虽然给孤独已对他发出最后通牒,这侄子仍不改浪费的习性。

第三次,他再来向叔叔讨钱,给孤独给这年轻人两件衣服,但他又挥霍掉,并恬不知耻地第四度来找叔叔,然而这次他遭到拒绝。如果他是以普通乞丐而非侄儿的身分来要钱,他当然不会空手离开。但他不是这么做,因为他要的不是食物,而是能供挥霍的金钱。

因为他太懒惰,不愿自食其力,又不愿乞讨,因此下场凄惨。他的尸体在城墙上被发现,并被丢入垃圾堆中。当给孤独听见此事时,他自问是否能防止这个悲剧发生。

他告诉佛陀这个故事,并问是否他应该有不同的做法。然而佛陀解除了他的疑虑,解释那个侄儿是属于少数幸运却贪得无厌者,他们就如无底洞一般。他会死得如此凄惨,是因为自己鲁莽的行为,那在他的前世中就已发生过了(Jat.291)。

原注

[1]《法句经注》(针对第18颂):BL, 1:242-244。这个出处并没有解释她为何未婚。因为在这个时期的中印度,婚姻通常是由双亲安排,对这个女儿来说,结婚应该不成问题。

[2]《法句经注》(针对第178颂):BL, 3:28-30。

译注

①都西答天(Tusita):意译「喜足天」或「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是欲界六天的第四重天。此天有内、外两院,都西答(Tusita)内院是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的居处,今则为美德亚(Metteyya)菩萨的居处;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的居所,享受欲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妙法莲华经》卷二信解品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二信解品第四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稀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

神秘姥爷

神秘姥爷

神秘姥爷始终想写点文字纪念过世的姥爷,可又颇踌躇,但愿姥爷不会怪我的吧,一如在世时对我那般慈爱。姥爷多半辈子生活在偏僻的农村,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却很有见识,人虽精明待人却很宽厚,深得乡邻敬重,...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堵住后门的石头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堵住后门的石头

堵住后门的石头有段时间,经常有人在茅山上采石头,那时常常听到一声声巨响,每过几日上山去看,总有多几大块山体被挖得光秃秃的。有时候下山时远远地望着茅山,觉得茅山像浓密的头发被人剃了一块一样,相当难看。...

沉香烟丝(精品顶级)(中秋送老爸)

沉香烟丝(精品顶级)(中秋送老爸)

现在周围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抽沉香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抽沉香烟丝。用沉香片切成丝状,然后插入雪茄或者香烟内,点燃抽吸,在抽烟的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沉香美妙的味道。除了品香之外,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作用。沉...

女人想要挽回濒临的婚姻  学学这几招

女人想要挽回濒临的婚姻 学学这几招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婚姻中吵架,不和,有矛盾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当你们因为一件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对方还会产生离开你的想法,那你就需要警惕了。这就是婚姻产生危机的前兆。女人在遇到婚姻危机是应该怎...

二十徒劳行--十五:不除嫉妒及五毒,修般若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五:不除嫉妒及五毒,修般若徒劳也

般若之法为最高佛法之法义,也是诸有如来与众生之本来面目,宇宙真如。行人欲达生死解脱,必了般若!诸佛菩萨诠言般若法义,繁至六百卷般若经,简至文殊菩萨无言表法,皆示般若法之至高无上精妙也。般若法其义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