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晚年的杂事

晚年的杂事

在社会教化方面那么活跃、在教团内又如此受到佛陀殊遇的阿那律,他的生命史一定有更多伟大而辉煌的事迹,我们现在无法加以叙述,只想到他和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大弟子,在僧团中有着同样的地位!

关于阿那律尊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灭度的,现在无法知道了。不过,可以确定是,佛陀涅槃的时候,在拘尸那揭罗城娑罗双树间,阿那律尊者和阿难陀尊者都曾在佛陀涅槃的床边。

佛陀在涅槃前,二月十五日的那天夜里,西山上一轮满月,分外的光明,在白色的树林里躺着八十岁的佛陀,四周围绕的弟子很多,佛陀对大家作最后的遗教,夜静静的,大家呼吸都不敢出声,佛陀叮咛劝诫弟子们要持戒、要弘法、要修心、要护口、要忍辱、要少欲、要精进,这在《佛遗教经》里,记载得很详细。

佛陀讲到最后,像很挂念的样子,提出一个问题问大家道:

「诸比丘弟子!我对你们说的法,千万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如善导,导人善道,行与不行,过不在导。诸比丘弟子!我所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是我所证悟的真理,这是世间的明灯,苦海的慈航,对四圣谛十二因缘信解不疑的人,就是他的入道之门,今我将要涅槃,你们如有疑惑,可速提出来问我,我当为你们解说!」

苦口婆心的佛陀,在静静的深夜里,像这样问了三次,大家都默默无言,没有人回答,是佛陀将要涅槃的气氛,镇慑了诸弟子,也是诸弟子对四圣谛十二因缘都已深解不疑,他们都是跟随佛陀多年的常随弟子,对于根本的佛法,不会有不解的地方,这时够资格在佛陀将要涅槃的时候,能和佛陀讲话的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就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代表大家禀白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都很信解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太阳可以使其变冷,月亮可以使其变热,雪山可以成为大海,大地可以变为废墟,佛陀所说的四圣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很安静的听着,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像阿那律尊者最后对佛陀所说的话,才能安慰佛陀四十九年行脚游化的苦心!

佛陀涅槃后,五百位大阿罗汉在耆阇崛山大石室中集结三藏,阿那律尊者一定也在其中,关于他以后的事迹,就不见其流传,真是非常可惜!

阿那律尊者有着坚强不移的意志,就因为一次瞌睡而受到教诫,到了失明的程度也不灰心,他那种精进的精神,实在崇高得令人感叹不已!失掉肉眼,而获证天眼,安详自在的修行,安详自在的传道,实不愧是教团上首的一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

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个年轻和尚,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但是,这个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决不退缩。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来到了最繁华的地方,...

净土法门法语: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

净土法门法语: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

1、我们净土宗是用执持名号这个方法修禅定,「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如果这个法门与戒定慧不相应,这就肯定不是佛法。所以我们要拣别它是不是佛法,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它与戒定慧相不相应?相应是佛法、是正法...

佛教故事:罗汉菜:水火盗贼怨家都不能害侵

佛教故事:罗汉菜:水火盗贼怨家都不能害侵

水火盗贼怨家都不能害侵从前有个外国人,发了大财,对于金银财宝非常爱护。有一天要出门去,就想到:这许多金银宝贝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最妥当呢?想要埋在地下,恐怕蝼蛄虫鼠来侵盗,想要藏在草泽中,又恐怕狐狸野兽...

通过诵持《金刚经》来忏悔邪淫罪业

通过诵持《金刚经》来忏悔邪淫罪业

通过诵持《金刚经》来忏悔邪YIN罪业 念《金刚经》来忏悔邪淫 学佛要抽空关注一下自己的业。现在大家都很忙。有些世俗顺利的人,感觉良好,也感知不到业。世俗不顺的人,自己生活都不行,也没有心思关注自己...

星云大师:第十九节 伽耶山太子修行

星云大师:第十九节 伽耶山太子修行

第十九节 伽耶山太子修行太子各方寻师访道,光阴茌苒,不觉度过五、六年之久的岁月。各方寻师访道的结果,虽未能如愿,但太子并未感觉到失望,他更加强立定坚固的志愿,他感觉到自己的使命重大,所以才不容易达到...

太上感应篇图说130: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太上感应篇图说130: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经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原文】不幸天公赋陋颜,自家览镜亦难堪。旁人何用生非笑,积恨他年重似山。注:人生四肢有缺,五官不全,谓之天刑。君子矜不成人,正当生怜悯心,若肆其轻侮而讪笑之,非惟有伤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