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结集毘奈耶

结集毘奈耶

在平时,能够处理僧团纠纷,能够为犯戒的比丘忏摩,能够和佛陀问答戒律微细的地方,渐渐养成崇高声望的优波离,在戒律方面,他已经成为权威。在僧团里,佛陀说他是持戒第一,比丘们也公认他是持戒第一!

有些比丘和比丘尼,对戒律有不解的地方,请问佛陀又感到不便,总是请教优波离尊者,他像默默的大钟,平时虽不多发议论,但一到叩打的时候,他就会发出洪亮的声音。

优波离的一生,因为他是持戒比丘,所以和俗世的人士很少往来,他没有到社会上去弘化,戒律是因僧团而设的,优波离的生活,从来也没有离开僧团。所以关于他的记事,我们也只能限于僧团之中。

佛陀涅槃的时候,优波离大概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诸大弟子们在耆阇崛山的毕波罗延石窟中,由大迦叶为上首,公推阿难陀结集经藏,优波离结集律藏,但当请优波离结集律藏的时候,他谦虚的推辞道:

「我不敢担负如此大任,请再推其它长老!」

大迦叶支持优波离,见他推辞,即说道:

「尊者优波离!请你不要客气,虽然今日在座的五百人都是长老比丘,但佛陀当初授记你成就十四法,除佛陀以外,僧团中以你持戒第一,现在律藏还是请你诵出吧!」

优波离不再推辞,他先提出很多原则性的问题,要大家共同遵守,然后他就诵出律藏。

他升座诵律的时候,一一条目都说明此戒佛陀于何时、何地、对何人,以何因缘而制,以及犯了此戒有罪无罪的程度,参加结集的长老,对他的细心记忆,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个出身下贱种族的优波离,在僧团里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实在不是偶然的,最后能由他主持结集三藏之一的律藏圣典,受着万世人的敬仰礼拜,使苦难的民族增强了信心,使佛法的平等之光万世千秋的照抚着一切众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打骂皆是禅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打骂皆是禅道

有一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禅师!我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你能指示我一些吗?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出,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51-25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51-255)

251、和一位国外归来的朋友闲谈,听他说起这样一些事。他到超市里去购鱼,售货员告诉他,让他稍等一会。因为现在有一群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正在收集超市虐待动物的证据。他十分不解,超市怎么会虐待动物。售货员...

达真堪布:经常放生忏悔 病还不好 怎么办?

达真堪布:经常放生忏悔 病还不好 怎么办?

达真堪布:经常放生忏悔 病还不好 怎么办? 问:患皮肤病有20年了,常放生做佛事,也忏悔,但还是不行,有什么解脱的方法? 答:只有好好修,好好消业。虽然放生了,忏悔了,但还是修行不到位,发心不到位,...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七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七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七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五十六页第四行,从第二句开始...

坏人可不可以度

坏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师傅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

宣化上人:“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

宣化上人:“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

六道轮回“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无智慧。为何总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因为无智慧。所以修道,应该以智慧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