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向佛陀问戒

向佛陀问戒

在僧团中有着这么重要地位的优波离,而且被公认为是持戒第一的尊者,关于戒法,他经常向佛陀请示讨论,这在藏经的律部里随处可见,因为那都是片断的,或者都是枯燥的戒条,我们很难用故事的体裁把它写出,现在只能搜集一二,加以叙述,以此可去推想一斑。

在迦毘罗卫城的释迦族,国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凡是释迦族的女子,不可以嫁给别族,否则当治重罪。

这时,有一个释迦族的黑离车女,年纪轻轻的,正是所谓花容月貌的时候,很不幸的是丈夫死了,年轻的女子,一旦寡居,难度晨昏的寂寞,恰巧不少异族的青年向她追求,黑离车女有心答应,可是丈夫的弟弟从中作难,想占她为自己的妻子。

是这位夫弟的品行不端,还是黑离车女的另有新欢,她再三不肯答应,夫弟非常气愤,发誓说:

「她大概另有私情,我一定要把她杀死!」

夫弟在酒中放下药料,黑离车女吃得烂醉如泥,夫弟就把她殴伤,向政府报告说:「这是我的妻子,她和外族青年私通!」

黑离车女醒来,知道有口难辩,有了这样的罪名,必被处死无疑,她就乘人不备的时候,逃向舍卫城而来。并且在舍卫城跟随比丘尼出家。

迦毘罗卫城释迦族的政府,到处搜查黑离车女,都不知下落,后来听到情报说黑离车女逃到舍卫城,他们即刻作书给波斯匿王道:

「我国有一个罪女她犯了国法,听说她现在已逃亡到贵国,希望贵国能将黑离车罪女送还我国,以后贵国如有犯罪的人逃亡至我国,我国亦当送回贵国办理!」

波斯匿王收到这封国书之后,就问左右道:

「黑离车女真的逃来我国了吗?」

大臣们回答说:

「启禀大王!黑离车女确实已逃亡到我国,不过,她现已跟比丘尼出家。大王当初曾有禁令,若人犯比丘比丘尼,当治重罪,现在她已出家,无论谁也不敢去触犯她,请问大王,这怎么办呢?」

波斯匿王再三考虑以后,就作书回答说:

「黑离车女确实已逃来我国,不过,她现在已经出家,不可追罪,若有余事,敬如来示。」

释迦族的政府,接到这封回答,都愤愤不平,大家觉得,一个女人犯罪,都无法制裁,以后的国法还有什么用呢?

为了一个罪女的出家,使两国种下恨因,优波离知道后,就把此事请问佛陀道:

「佛陀!犯了国法的人,我们可以收她出家吗?」

佛陀回答道:

「优波离!国法的合理不合理,那是人民与政府的事,假使犯了国法,在没有宣判无罪前,僧团不可收她出家!」

那位收黑离车女出家的比丘尼,被佛陀严厉的诃责一顿,这不是佛陀不慈悲,不救罪人,因为在清净的僧团,若犯了戒律,还是要被摈弃出去;犯了国法,自应受国法制裁,佛法不能包庇罪人,为了健全僧团,为了使戒法不抵触国法,优波离和佛陀才作了如上的问答。

优波离有一次还问了佛陀一个有趣的问题:

「佛陀!比丘和比丘尼可以为社会男女做媒吗?」

佛陀回答道:

「优波离!若比丘、比丘尼持男意至女边,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介绍,这就犯了僧伽婆尸沙,需要悔过。」

「那么,佛陀!僧团里的比丘、比丘尼,对在家信徒的婚事,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才对呢?」

「不要多管!如果是合法的,可于佛法僧三宝之前为其证明!」

戒,就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就是为了要规范身心的,而男女问题,是最易引起纠纷,最易给身心带来烦恼与不安,所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向佛陀请示的戒律中,关于限制男女问题的为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一回 拜妙德圆满神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一回 拜妙德圆满神

第四十一回 拜妙德圆满神岚毗尼园是降生佛的地方,那里的守园神名妙德圆满。他从无量劫来,都是守降生佛的园地。他最早是在悦乐劫的时候,有自在功德幢佛出世,是由宝焰眼王的妃子,喜光夫人在金华园诞生的。他那...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拾得大士和丰干禅师、寒山大士同为唐朝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据说有一次丰干禅师游松林,漫步在天台县赤城山道路旁,偶然听到小孩的啼哭声,寻声找去,原来是一个相貌...

明安法师:禅修好处说不完

明安法师:禅修好处说不完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等等好处,随处可见。身体的好转、疾病的...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陈兵:诸乘修证次第 修证次第也叫道次第,它在藏传佛教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汉传佛教比起藏传佛教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一般说来没有道次第。实际上是有的,大概只有净土宗的道次第讲得不是很明确。天台宗...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智者从譬喻得解】 先看这个譬喻:一对父母,有一幼子堕落到井底。父亲进入井底,把幼子救起来送到岸上。这时在岸上焦急等待的母亲,赶忙抱过来嘘寒问暖、喂养抚育。另外一些亲属朋友呢,就从旁协助这位母亲照...

春季“七少”养生心法

春季“七少”养生心法

1、少怒。怒是七情中最强烈的一种情绪。怒不节,气乃不固。怒则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引起心脑血管病。故善于养生的老寿星,无不忌怒。止怒的主要方法是:自制。易发怒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自我克制。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