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向佛陀问戒

向佛陀问戒

在僧团中有着这么重要地位的优波离,而且被公认为是持戒第一的尊者,关于戒法,他经常向佛陀请示讨论,这在藏经的律部里随处可见,因为那都是片断的,或者都是枯燥的戒条,我们很难用故事的体裁把它写出,现在只能搜集一二,加以叙述,以此可去推想一斑。

在迦毘罗卫城的释迦族,国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凡是释迦族的女子,不可以嫁给别族,否则当治重罪。

这时,有一个释迦族的黑离车女,年纪轻轻的,正是所谓花容月貌的时候,很不幸的是丈夫死了,年轻的女子,一旦寡居,难度晨昏的寂寞,恰巧不少异族的青年向她追求,黑离车女有心答应,可是丈夫的弟弟从中作难,想占她为自己的妻子。

是这位夫弟的品行不端,还是黑离车女的另有新欢,她再三不肯答应,夫弟非常气愤,发誓说:

「她大概另有私情,我一定要把她杀死!」

夫弟在酒中放下药料,黑离车女吃得烂醉如泥,夫弟就把她殴伤,向政府报告说:「这是我的妻子,她和外族青年私通!」

黑离车女醒来,知道有口难辩,有了这样的罪名,必被处死无疑,她就乘人不备的时候,逃向舍卫城而来。并且在舍卫城跟随比丘尼出家。

迦毘罗卫城释迦族的政府,到处搜查黑离车女,都不知下落,后来听到情报说黑离车女逃到舍卫城,他们即刻作书给波斯匿王道:

「我国有一个罪女她犯了国法,听说她现在已逃亡到贵国,希望贵国能将黑离车罪女送还我国,以后贵国如有犯罪的人逃亡至我国,我国亦当送回贵国办理!」

波斯匿王收到这封国书之后,就问左右道:

「黑离车女真的逃来我国了吗?」

大臣们回答说:

「启禀大王!黑离车女确实已逃亡到我国,不过,她现已跟比丘尼出家。大王当初曾有禁令,若人犯比丘比丘尼,当治重罪,现在她已出家,无论谁也不敢去触犯她,请问大王,这怎么办呢?」

波斯匿王再三考虑以后,就作书回答说:

「黑离车女确实已逃来我国,不过,她现在已经出家,不可追罪,若有余事,敬如来示。」

释迦族的政府,接到这封回答,都愤愤不平,大家觉得,一个女人犯罪,都无法制裁,以后的国法还有什么用呢?

为了一个罪女的出家,使两国种下恨因,优波离知道后,就把此事请问佛陀道:

「佛陀!犯了国法的人,我们可以收她出家吗?」

佛陀回答道:

「优波离!国法的合理不合理,那是人民与政府的事,假使犯了国法,在没有宣判无罪前,僧团不可收她出家!」

那位收黑离车女出家的比丘尼,被佛陀严厉的诃责一顿,这不是佛陀不慈悲,不救罪人,因为在清净的僧团,若犯了戒律,还是要被摈弃出去;犯了国法,自应受国法制裁,佛法不能包庇罪人,为了健全僧团,为了使戒法不抵触国法,优波离和佛陀才作了如上的问答。

优波离有一次还问了佛陀一个有趣的问题:

「佛陀!比丘和比丘尼可以为社会男女做媒吗?」

佛陀回答道:

「优波离!若比丘、比丘尼持男意至女边,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介绍,这就犯了僧伽婆尸沙,需要悔过。」

「那么,佛陀!僧团里的比丘、比丘尼,对在家信徒的婚事,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才对呢?」

「不要多管!如果是合法的,可于佛法僧三宝之前为其证明!」

戒,就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就是为了要规范身心的,而男女问题,是最易引起纠纷,最易给身心带来烦恼与不安,所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向佛陀请示的戒律中,关于限制男女问题的为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第十卷 第一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十卷 第一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十卷 第一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麁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

慈心免祸,印经延年

慈心免祸,印经延年

曹舜聪是福建人,在汀州郑家教书,凡是鲜鸡虾蟹这一类的活物都不吃,恐怕主人为他杀生害命。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公元一六五六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僵冷了三昼夜,忽然醒来告诉人说:「我的命本来注定应在顺治元...

腹部按摩助清肠排毒

腹部按摩助清肠排毒

没有规律的饮食,使得很多白领一族的体内都藏了大量的毒,排毒,成为很多女性节后的健康口号。其实所谓的毒,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宿便在肠道内的残留。白领一族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尽早排除体内的毒。一是饮食调整。...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白鹤的奖赏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白鹤的奖赏

白鹤的奖赏一只羚羊在逃命时,脚上扎了一枚钉子,它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办法把它弄掉。同伴都为它担心,因为像它这样,说不定明天就会成为狮子的午餐。为了不至于失去一位好伙伴,它们打算向草原上的其它朋友求救...

铃木大拙: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

铃木大拙: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

铃木大拙: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 铃木大拙(1870-1966)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原名贞太郎,后因学禅,改名大拙,别号也风流居士。石川县金泽市人。1892年秋,师事临济宗圆觉寺派宗演学禅。次年,美...

陈士强教授:历代感应传通鉴

陈士强教授:历代感应传通鉴

历代感应传通鉴陈士强一、[唐]唐临“冥报记”三卷唐吏部尚书唐临撰。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法苑珠林》卷一百着录为二一卷”。据本书卷上唐绛州大德沙门僧彻一则的记载,撰于永徽五年二(五五)。书首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