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粥疗法您知多少?

将中药和米谷同煮为粥,称为药粥。运用药粥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药粥疗法。

应用药粥疗法治疗疾病,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如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文献中,就载有

用青粱米粥治疗蛇咬伤

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

等药粥方。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粥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有关论述,如服桂枝汤时必须饮粥以助药力。再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采用米药合用。唐宋以后,历代医家应用药粥渐为广泛,有关药粥的记载也逐渐增多。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牛乳粥、芦根粥、天花粉粥等药粥方的记载。孟诜的《食疗本草》等也收录了很多药粥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收载有129首药粥处方,如

杏仁粥治疗老年人咳嗽;酸枣仁粥治疗失眠

等,至今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元代的《饮膳正要》、明代的《本草纲目》都载有许多药粥疗法的内容。至清代,药粥疗法更为医家所重视,如曹庭栋的《老老恒言》中就介绍有100种药粥。光绪年问黄云鹤所著的《粥谱》一书中共载药粥方200余首。清末民初的名医张锡纯,积数十年的经验,以山药粥为基本方,根据病情创制了珠玉二宝粥、三宝粥、薯蓣半夏粥、薯蓣鸡子黄粥等。可见我国的药粥疗法源远流长,深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深受民众欢迎。

粥是中国传统而颇有特色的一种食物形式。粥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粳米,其本身就是一味健脾益气的佳品。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曾述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药粥疗法既不同于单用药物祛邪治病,又不同于纯服米谷以扶正调理,最适宜于中老年人摄生自养、保健强身,有利于中老年人预防老年病、延缓衰老,也可作为急性病的辅助治疗,以及各种慢性病与病后、手术后、产后的调理之用。

一、药粥的原料

1.药粥的基本原料:一般都采用粳米,也有应用糯米、陈仓米、小麦、大麦、燕麦、养麦、小米、高梁米和玉米等粮食作为基本原料。

2.药粥的药物:根据不同的病情,配取不同药性的药物,一般可分植物类、动物类及矿物类中药,而以植物类为最多。

3.药粥的调料:药粥在熬制过程中或煮好后,可根据病情及药物选加盐、酱油、糖、蜂蜜、酒、醋、生姜、葱、蒜、胡椒、麻油等调料。

二、药粥的配制方式

1.具有药效作用的食物(如大枣、龙眼、羊肉、赤小豆等)与粳米等同煮为粥。

2.将中药先研为细粉(如芡实、人参、菱粉、藕粉等),再与粳米等一起煮粥。

3.以原汁(如牛奶、鸡汁等)同粳米等粮食一起煮粥。

4.先将中药(如黄芪、当归、首乌、熟地等)煎取药汁,待米粥煮成后兑入服用。

5.先将中药(如石膏、磁石、白术、枣仁等)煎煮去渣,以药汁与粳米等一起煮粥。

6.以新鲜中药(如鲜紫苏、鲜藿香、鲜荷叶等)直接或取汁与粳米等煮粥。

三、药粥的熬制

先将粳米等粮食及药物淘洗于净,放入锅内,加汤或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到浓稠即成。药粥熬制好后,可根据情况酌加适当调料。

四、服法

1.根据病情的不同,药粥可采取热服、温服、凉服甚至冷冻后服用等进食方法。

2.药粥一般以日服1~2次、每次250毫升(一小碗)左右为宜。一般治疗性的药粥以7~10天为一疗程,而保健强身以及老年人作为滋补性的粥可以每日随意服用。

3.药粥尤其是滋补性的药粥,以空腹饮服为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游洛迦名山,访清净圣地

游洛迦名山,访清净圣地

来普陀山朝圣的人大部分听过一句话:“不到洛迦山,不算朝完普陀山。” 古时候,普陀与洛迦合起来称“补怛洛迦”。《华严经》有云:“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世音自在。” 补怛洛迦译为:光明山...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百年高僧之:八不头陀道阶法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百年高僧之:八不头陀道阶法师

释道阶(西元1870~1934年),俗姓许,名常践,号晓钟。出家后法名道阶,又号八不头陀。他是湖南衡山人,生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幼受私塾教育,十余岁时好听神仙故事,就有了出家修道的思想。十四...

达真堪布:得到人身的因缘是什么?

达真堪布:得到人身的因缘是什么?

达真堪布:得到人身的因缘是什么? 得到人身的因缘是什么?达真堪布解答:断除十恶业,修持十善业(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不偷盗,断除不予取,行持布施;不邪淫,断除邪淫,护持戒律;不妄语,断除妄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活在当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活在当下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

我们学佛学了多年跟佛没感应,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你不如法。什么才能感应?清净心才能感应。有求的心,心不清净,被那个求的念头染污了。我们有没有求?真有求。真有求这个...

日常的佛心行禅:当一个善意回应的人

日常的佛心行禅:当一个善意回应的人

当一个善意回应的人你是否认为,能够看透他人心思,识破他人谎言的人就是个聪明的人呢?日本有一个威士忌的广告名为成熟的男人。广告一开始便打出两行字:大街上有两个人,一个是骗子,一个是被骗的人。剧情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