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

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 

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

决修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及知见上的疑难和困扰等问题,否则不但无法得益,相反地很

可能受害。特别是修行禅定,精进勇猛的话,会有种种的禅病和魔障发生,那就是包括生理

和心理的反常变化。所以,初学的人,不宜单独修行。 

集体修行,纵然没有明师指导,尚有其他同修的彼此照顾,互相纠正,只要知见正确,

不会发生太大问题。 

再说,个人修行很容易成为冷热不均,忽而勇猛精进,忽而懈怠放逸,乃因为无人约

束,也没有大众的生活规制。勇猛过火,会引来身心疲惫而产生禅病;懈怠放逸更会使人放

弃修持,退失道心。如果经过几度的冷冷热热之后,便会对于修行退失信心。若在团体中修

行,由于共同生活的制约,且有同修之间的制衡,会使人逐步前进,所以,比较安全。 

从心力而言,个人的心力是极其有限的,最初修行的人,也无法造成修持道场的气氛,

如果能结合多人共同修行,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态,同样的作息时间共

修,就会形成修行道场的气氛,其中只要乃至一人正常修行,就会使得全体导入正轨。如

果,多半人处于正常状态,此种心力的共鸣、共感,就会使得每一个人得到全体修行者的全

部力量,十个人参加,每一个人都可能得到十个人的力量;一百人参加,每一个人也可能得

到一百个人的力量,所以,佛教赞成以集体的修行为初学者的常规。 

纵然是修行已久的人,偶尔能够参与集体修行,也是有益的事,所以,当释迦牟尼佛在

世的时候,常有弟子一千多人,追随佛陀过僧团的生活;在中国佛教史上,不论那一宗派,

人才辈出之时,多是由于集体修行产生。例如:禅宗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

及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诸大师,其门下无不龙象辈出,而他们都是集合了四、五百人,上

千人等的大僧团。因此,将禅宗的寺院称为大海丛林,大海是龙蛇混杂,鱼鳖居中,但是不

容腐尸。修行者的根器,虽有大小、利钝之不等,如果腐败了,反常了,就会被海水弃之于

外。丛林之中,林木虽有大小、粗细,但是无不挺拔向上,否则就接受不到雨露、阳光,就

会自然地被淘汰。 

由此可见,单独地专精修行,不是初学者所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常的佛心行禅:爱心不是偶然的

日常的佛心行禅:爱心不是偶然的

爱心不是偶然的在波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弗西姆的妇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善良的丈夫。她的丈夫在奥地利工作。有一天,她丈夫从奥地利带回两条金鱼,养在鱼缸里。不久,波斯尼亚战争爆发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三)

复次,阿难!为什么这样说,对于十八界法相,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如来藏精妙真如性之所显现?阿难!正如你明白的,眼色为缘,产生眼识。对于这个眼识,他是因眼所生,以眼作为界限呢,照样因色所生,以色作为界限?...

星光“义工”创立的“陀罗尼针”消五业立竿见影

星光“义工”创立的“陀罗尼针”消五业立竿见影

药师坛城文化集团创始人星光“义工”(邱天道研究员)倡导的“药师禅健康疗法”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皆是业力所致,具体的说是“五业”:即共业、意业、身业、口业、怪业。病的成因有三种:内因、外因和怪因。外...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

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育王山佛智端裕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吴越王之后裔。其六世祖因守会稽,故而在那里定居下来。端裕禅师幼时聪颖,眉目渊秀。十四岁辞亲,于大善寺当沙弥,十八岁得...

脚印

脚印

有一天晚上,一个男人做了个梦:梦见他和菩萨一起走在沙滩上,空中忽然闪过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在每一幕梦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当最后一幕划过后,他再回头看着沙滩...

佛祖啊!你为什么不帮我

佛祖啊!你为什么不帮我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异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邑大发慈悲,帮信徒圆他的梦。有一个信徒据说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现出忠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鸡、猪、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