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4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4)

说完这些,伐阇罗就走了,玄奘也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回国事宜。由于玄奘学问大、品行好、声望高,而且为那烂陀寺立下大功,所以当他要回国的消息传开后,那烂陀寺的僧人们纷纷前来劝阻,在被玄奘婉言谢绝后,就前去恳求戒贤法师能够出面挽留。

戒贤法师应该是那烂陀寺中最洞悉世情也最了解玄奘之人,因而只问玄奘自己有什么打算。玄奘说,这里是佛降生的地方,我怎么会不想留下呢?但是我来印度的目的是求得大法,教化众生,又蒙恩师您传授《瑜伽师地论》,解决了我多年的疑惑。我游历佛迹,研习各派理论,觉得不虚此行,这才想把我所学到的东西运回国去翻译,使得更多人能感受到佛法,以此报答师父的恩情,所以才想早日归国。

听了玄奘这番发自肺腑的告白,戒贤法师十分感动,当即下令所有人不得挽留玄奘。

就在这时,伐阇罗的话应验了:鸠摩罗王派使者来到那烂陀寺,让戒贤法师把玄奘送到他那里去。那么,这位远在南印度的国王又如何会找上门来的呢?原来,那位被玄奘释放了的顺世外道回到南印度后,见到了当时在印度权势仅次于戒日王的鸠摩罗王,还在鸠摩罗王面前大大夸赞了玄奘一番。鸠摩罗王来了兴致,就想见一见玄奘,所以才派人送了封信给戒贤法师,希望他成全。

与般若毱多的辩论悬而未决,玄奘又要回国,鸠摩罗王又来横插一脚思虑再三,左右为难的戒贤法师只好用玄奘要回国来婉拒鸠摩罗王。然而玄奘还没上路,鸠摩罗王的第二封信又到,态度十分强硬:玄奘必须先来见我一面,至于回国,我可以派人送他回到大唐,如果再推辞,就是看不起我鸠摩罗王!

一头是关系密切的戒日王,一头是得罪不起的鸠摩罗王,两头都开罪不得戒贤法师没有办法,干脆来了个不闻不问,就这么拖着。鸠摩罗王不见玄奘人来,又等不到戒贤法师的答复,当即大怒,又派人送去一封信,言下之意是,那烂陀寺觉得他是个恶王才不把人送来,以前恶王们做得那些破坏佛法、摧毁菩提树的事情,我也一样能做到,当我带大军杀到那烂陀寺的时候,请您不要追悔莫及!

收到这封信后,那烂陀寺上下哗然:鸠摩罗王是出了名的好勇斗狠,谁都不愿那烂陀寺因此遭到劫难。

摆在戒贤法师和玄奘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服软,送。现在把玄奘送过去,正在火头上的鸠摩罗王会怎么看那烂陀寺,会怎么对待玄奘?屈从于某个国王,对超然的那烂陀寺来说本来就是一种羞辱;

第二,等戒日王,不送。关系大乘佛教声望和地位的那场辩论还没下文,要是把玄奘送走了,戒日王来要人怎么办?到时候鸠摩罗王不放人又怎么办?

第三,直接送玄奘回国。这是最无奈的一个办法,而且只能轻装上路,根本不能携带那些海量的经卷;再者,玄奘当年就是偷渡出关离开大唐,现在取经有成,还让他偷渡回国,心理上接受不了。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戒贤法师当即把玄奘找来,语重心长的希望他还是能去一趟,只要能利用这个机会改变鸠摩罗王对佛教的看法,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不去,后果就会十分严重,尽力而为就行。

是走?是留?去,还是不去?

面对危险,玄奘再一次大无畏的站了出来,他不能让那烂陀寺因为自己而毁于一旦。

玄奘一到,鸠摩罗王就带着大臣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然后把玄奘请到宫中盛情款待。鸠摩罗王问玄奘之前为何没有前来,玄奘的回答很聪明,说自己当时学习《瑜伽师地论》还没结束,因此未能马上动身前来拜见。玄奘这样说了,鸠摩罗王也就不再深究,又问:

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至此称扬?

也就是说,鸠摩罗王与玄奘对话并没有从佛经开始,而是由音乐展开。

《秦王破阵乐》是一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歌舞剧,原本唐初军歌,主要歌颂唐太宗的英勇战绩,是由《破阵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破阵乐》原是隋末唐初的一种军歌,杂有龟兹乐之音调。公元620年(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击败叛将刘武周,使得建国仅两年的唐王朝政权得已稳固,社会相对安定。当时有人便把流行在隋末唐初的军歌旧曲《破阵乐》填上新词,用来歌颂李世民的功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杀我自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杀我自己

通融禅师是四海为家的云水僧,赶路、化缘、弘法布道是他每天的功课。有一天,在一条山路上,他遇到两个手持钢刀的土匪,押着一个脚镣手铐、脖子上还扣着大木枷的敌方的土匪。于是,他就如影随形地跟着这三个人一路...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感动群盗归化佛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感动群盗归化佛

感动群盗归化佛证悟天眼后的阿那律,并不是完全在深山丛林中忙着自了,他心中时常想着:「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法乐,都是佛陀的恩惠所赐给,为了报答佛陀,我们应该弘法利生,到没有人布教的地方游化。」外表冷静的阿...

佛前供灯的功德--难陀女给我们的启迪

佛前供灯的功德--难陀女给我们的启迪

释迦佛陀在舍卫国孤独园,每天会有无数的人们带来衣食等物品前去供养。 有一天,学佛多年的难陀女乞讨,得到了一件旧衣,以这件旧衣换得一文钱,最后又以一文钱换得一盏灯的香油。  难陀女非常高兴,她终于如愿...

老公出轨一年怎么挽回婚姻 专业人士教你这样做

老公出轨一年怎么挽回婚姻 专业人士教你这样做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婚姻中,自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可能只是小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问题确实能够动摇自己婚姻的根基,当婚姻出现了破裂该怎么办?一起来看...

听佛十句话,胜读十年书

听佛十句话,胜读十年书

1.人只一念贪私,便削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应以不贪为宝,一生平安。2.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积财不如积德。4.富贵...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鹰的成长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鹰的成长

鹰的成长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捉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与鸡一起啄食、散步、嬉闹和休息,它把自己当成了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