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信徒们其实最愿意看到玄奘拼命求饶,跪倒在他们身前不断叩头念经,痛哭流涕的请求宽恕,就像当初那伙两千多人的突厥强盗一样,太过顺从的对手会让犯罪者觉得很没意思,猎物越是反抗,越是挣扎,越是表现出与身份截然相反的怯懦与劣根性,他们的施虐心理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性力教派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然而,玄奘让他们失望了,这个完美人牲既不反抗,也不配合,只是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仿佛已把一切都看透--既然躲不过,任何挣扎努力都是徒劳,何不像谢安当年那样,索性从容一点,坦然面对生死成败。玄奘平静对信徒首领道:

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欢喜取灭。

意思是说:请你们稍微给我一点时间,不要逼我太甚,让我可以平心静气高高兴兴的念佛,自己化灭。

化灭,是高僧去世的一种形式,玄奘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在中国,大多数信佛之人在受苦受累或者遭遇困境时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观音菩萨,救苦救难观世音更是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然而此刻,玄奘闭上眼睛念颂的却是弥勒佛的名号。为什么不念观音而念弥勒?

玄奘时刻不忘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西行求法的目的。之所以要西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一部名叫《瑜伽师地论》的经书,而这部经书恰恰又是由弥勒菩萨亲口授传下来的。

在很多人眼里,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宝贵;可在玄奘看来,生命的价值远不及信念和追求来得重要。

玄奘在念弥勒菩萨的时候,脑海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第一,是不能忘记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即便生命行将结束,也不能忘记一直坚持的信念;

第二,是希望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能够往生在弥勒菩萨身边,供养弥勒菩萨,学习《瑜伽师地论》;

第三,是在许愿,他希望自己学会《瑜伽师地论》后还能再次转生为人,用从弥勒菩萨那里学到的《瑜伽师地论》去教化那些杀害他的性力派信徒,以免他们再次为祸人间。

发完心愿后,玄奘收拾情绪,很快进入了入定状态--他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须弥山前,极目远眺,隐约能见弥勒菩萨坐在庄严的莲花宝座上,周围还环绕着很多天上的神仙。这时候的玄奘整个身心都已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忘记了自己正身处祭坛,头顶上还有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忘记了身旁穷凶极恶的强盗们,忘记了一切危险

哭声回荡在恒河岸边,几十名同伴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林间的飞鸟,惊动了水中的游鱼,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德高望重的玄奘法师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无能为力。在他们看来,目睹一位高僧在自己眼前为奸人所害是一种莫大的罪过,他们想用泪水来洗刷身上的罪孽,他们想通哭声来打动上天,打动神佛,让他们显灵来挽救法师的生命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他们只能用哭声给法师送行。

在信徒首领长长的念咒声中,祭祀仪式开始了,站在玄奘身边的大汉举起了手中的钢刀所有人都闭上了眼睛--信徒们是为了表示虔诚,而玄奘的同伴则是不忍再看千钧一发之际,只见:

须臾之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船舫漂覆。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连老天都愤怒了!

顷刻间,漫天黑风四起,恒河边沙尘暴起,和着被刮断的树枝卷向半空,平静的河面顿时涌起滔天大浪,将水匪和玄奘一行所乘坐的船只全部打翻卷走,水面上和岸边一片混乱。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骇莫名,不管是玄奘的同伴还是信徒们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凡信教之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其它教派的信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世间的一切都与神灵联系起来,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看成是神迹--丰收是神的恩赐,灾难是神在发怒,这次也不例外。狂风大浪就像是恒河的神灵发出的警告,让他们赶紧停下献祭仪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如果很重,为什么不放下呢?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如果很重,为什么不放下呢?

有个弟子去见他的师父。师父问他:你最近怎么样?他说:我的心总是非常沉重。然后徒弟就开始诉苦,讲他不欢喜什么、什么事不舒服,半小时过去了,师父一言不发,始终安静地听着。等到他快讲完的时候,师父说:可以...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修大圆满法?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修大圆满法?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修大圆满法?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修大圆满法? 达真堪布解答:“我这样的根基,修密法、修大圆满法行不行啊?”这个看你自己。你既然已经遇到了,而且对密法、对大圆满法生...

宝静法师: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宝静法师: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经题译经师解经师正序解经玄义正释经文序分正宗分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正宗分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正宗分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流通分跋语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斯为一部之总题,赅括全部别文之要意。所谓总者,总...

大安法师:我们往生,绝对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大安法师:我们往生,绝对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在青年时代接触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已经属于幸运的了。很多是中年甚至老年才接触到净土的。不管...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帮把握?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帮把握?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帮把握? 弟子问:顶礼上师。我有个问题请上师慈悲开示。我们现在已经学到了寿命无常,有一点不是很明白,上师说,无常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它到来时我们会立刻死去。那应该如何把握呢...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高振农佛教文化,含义甚广,举凡翻译过来的经典和中国僧人自己撰写的佛学着述,佛教建筑,佛像雕塑,佛教绘画,佛教音乐,甚至佛教仪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佛教文化。但是,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