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8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1)

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和事业,职业为生存,事业为追求,

有的人为生存放弃理想,有的人为理想朝不保夕,

很少有人能像玄奘一样将职业与事业结合的如此完美:

他执着,执着到用一生来完成自己的信念与理想,

他倔强,倔强到用自己的方式来追忆一些事、一些人。

用职业成就事业,玄奘用身体力行向后人生动诠释了圆满人生的最高境界。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玄奘回到于阗,再次踏上了西域的土地,离故国大唐也只剩一步之遥;

在于阗,玄奘本打算取道高昌回国,履行当年与高昌王麹文泰的约定,然而得到的却是大唐军队攻占高昌、麹文泰身死的噩耗;

归国后,玄奘得到了唐太宗最高规格的礼遇,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声望和功绩而过度沉浸在欢喜愉悦中--玄奘的内心始终十分安静,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和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译经,对回国后的玄奘来说,这是他后半段生命中最重大的使命;身同经在,取经只是他恢弘志向的一半,接下来,他要把从印度带来的海量经书翻译成汉语,弘扬佛法。

辩机和唐太宗的死给玄奘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如今依旧耸立着的大雁塔,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玄奘重新踏上了西域的土地,来到了西域丝绸南路上一个重要的佛教国家于阗(今新疆和田)。当然,十几年后,于阗也将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于阗是西域最著名的古国之一,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并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北魏年间,于阗先后被吐谷浑、柔然攻袭,国势渐衰。唐太宗贞观年间,于阗王遣子入侍唐朝。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于阗成为唐安西四镇之一,成为丝绸之路南道最重要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于阗农业、手工纺织业发达,是西域诸国中最早学会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以玉石闻名于世,还是西域大乘佛教的中心,对中原佛教影响巨大。

在之前的讲述中我们知道,玄奘离开河西后,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在西域境内采取的是偏离官道又不敢远离官道、北路与中路交替的前进路线,既是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考虑,又是政治外交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是这条路线现在正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大唐和西突厥正在争夺天山南北的控制权,出于安全的考虑,玄奘选择了从西域丝绸南路,平静而愉悦的沿着当年佛教东传的路线东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素食了,只因为素食更绿色更健康,其实在饮食中很多的素食完全可以抵得上肉的营养。1.红薯:补虚乏、益气力营养分析: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糖、...

因果之米从哪里来

因果之米从哪里来

因果之米从哪里来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主食是大米,三个小家伙就开始讨论米是从哪里来的。劫宾那说:米是从米缸里来的...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恶慧邪见的黑比丘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恶慧邪见的黑比丘

恶慧邪见的黑比丘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 结果自灭亡。【自己品第 164偈颂】这一偈颂是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对一邪见、恶慧的黑(注一)比...

太上感应篇图说116:无故剪裁

太上感应篇图说116:无故剪裁

经文:无故剪裁。【原文】剪彩为花肖众英,缠头百匹等闲轻。那知午夜鸣机女,万缕千丝始得成。注:此下四句,为不惜物力者言也。机工织女昼夜勤劳,千丝万缕方成布帛。人之用物有限,当减损惜福,勿轻为剪载。今富...

欣赏比拥有更重要

欣赏比拥有更重要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富人像平时一样,睡过温暖的一夜,吃过丰盛的早餐,独自到广大的花园散步。正如同所有的富人早上到花园散步,也如同所有的富人都需要有广大的花园,那是一种身分与财富的象征。有广大花园的富...

“素食风”席卷“食品行业”,行业标准如何迎合新消费观 ?

“素食风”席卷“食品行业”,行业标准如何迎合新消费观 ?

毋庸置疑,素食风已经席卷全球,逐渐成为世界饮食的主流,而与此同时肉类食品的消耗比重越来越小。日前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公布的报告则显示,在美国20%的大学生追随素食主义,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严格的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