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

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许多

烦恼、痛苦。如果能够转变,那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就不须厌离;无物可厌,也就无处可离

了。所以,厌离是修习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离苦的意思。 

一般人总认为厌离人间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就是否定了人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恰好

相反,正因为要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才要暂时厌离。就像商人出外经商,是为了赚钱养活眷

属,维持家计;孩子出外求学,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谋他日成家立业和自利利

他。所以,佛法所讲的厌离是修行的初步过程,而不是终究的目的。 

逃避就不同了,逃避是不想负起应有的责任,不敢面对现实的生活,而抱著逃债,甚至

于逃亡的心态远离他所处的环境,这种人就像处于逃亡状态的犯人一般,心里经常充满著恐

惧、不自在、不安全,永远承受著无处容身的心理压力。这和修行正信的佛法以厌离烦恼的

世间,安全不同。若能厌离烦恼,他就能逐渐地离开烦恼;多离一分烦恼,便多得一分解脱

和自在。自在的程度愈深,烦恼也就愈轻,最后便得究竟解脱。如果已得解脱,当然也就没

有厌离和不厌离的问题了。 

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逃避是知苦却不敢面对苦,反而逃苦的意思;厌离是知苦、避

苦因而学佛脱苦,乃是为了疏导问题。逃避既违背佛法所说的因果律,所以也不为佛法所

许;厌离也不一定要离开人间,而是透过佛法的指导原则及其修行方式,提起对于世间现象

的彻底认识。《中观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首先是厌离世间,结果既已

知道诸法空幻,也就不起烦恼和执著,也就不需要厌离。不过,仅仅通过知识的认同未必能

够离苦,所以要暂时离开世俗的环境,专门修持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就比较容易达成离

苦的目的了。因此,上上根器的人,一旦接触佛法就能顿悟,悟后或以出家身,或仍以在家

身于人间行化;一般根器的人,则以离俗出家最易得力。不过,出家是大丈夫事,并不是世

间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因为第一、一般人不知厌离;第二、许多人虽知厌离却无法厌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徐积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徐积

徐积徐积,是江苏省淮安县人,在三岁时,父亲就已去世,他每天晨晚,跪在地上哭呼父亲,十分悲哀。少年时,读诵孝经,想到父恩难报,常常流涕不止。二十岁以后,跟从胡安定先生求学,深得孔门正心诚意的道理,因此...

比较热门的佛教经纶大盘点

比较热门的佛教经纶大盘点

佛教经纶是佛家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在整个修行的过曾在之中所代表的是最重要的开悟和引导的环节。佛教在世界各地流传了数千年,其所著作的佛教经纶也是数不胜数的,所以我们在修习的初期对佛教经纶的...

韩国,素食者的天堂

韩国,素食者的天堂

在韩国,素食者宣布他们的饮食食谱时,别人的反映通常是大吃一惊,做痛苦状,并问到“不会很难吗?”毕竟,这是一个以烧烤店闻名的国家,连食荤者也不敢轻易尝试。但是,如果掌握一些关键的词汇和当地的知识,韩国...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生命最后的请求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生命最后的请求

生命最后的请求山林里,一个猎人的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疯疯傻傻地说胡话,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他去请教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说,怕是中了邪了,只能用猩猩的血镇一镇。尽管猎人并不相信这种方法真能治病,...

老公有第三者怎么办?怎么让老公回心转意

老公有第三者怎么办?怎么让老公回心转意

老公有第三者怎么办?民间有一种可以增进夫妻(感情)的法术叫做和合术,据说当两人的感情已经破裂到无法修补的时候,和合术能够起到破镜重圆的作用,怎么让老公回心转意,很多人就通过和合术老公和好,挽回感情婚...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记得当年吗? 那时候,我还是一条蛇. (此蛇可不是白娘子传奇里的蛇,呵呵)小小的蛇,细细的身躯,潜伏在洞里,等待路过的人.前辈流传下来,杀过九百九十九个人,就可以得道,并且,可以拜入东海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