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

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许多

烦恼、痛苦。如果能够转变,那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就不须厌离;无物可厌,也就无处可离

了。所以,厌离是修习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离苦的意思。 

一般人总认为厌离人间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就是否定了人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恰好

相反,正因为要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才要暂时厌离。就像商人出外经商,是为了赚钱养活眷

属,维持家计;孩子出外求学,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谋他日成家立业和自利利

他。所以,佛法所讲的厌离是修行的初步过程,而不是终究的目的。 

逃避就不同了,逃避是不想负起应有的责任,不敢面对现实的生活,而抱著逃债,甚至

于逃亡的心态远离他所处的环境,这种人就像处于逃亡状态的犯人一般,心里经常充满著恐

惧、不自在、不安全,永远承受著无处容身的心理压力。这和修行正信的佛法以厌离烦恼的

世间,安全不同。若能厌离烦恼,他就能逐渐地离开烦恼;多离一分烦恼,便多得一分解脱

和自在。自在的程度愈深,烦恼也就愈轻,最后便得究竟解脱。如果已得解脱,当然也就没

有厌离和不厌离的问题了。 

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逃避是知苦却不敢面对苦,反而逃苦的意思;厌离是知苦、避

苦因而学佛脱苦,乃是为了疏导问题。逃避既违背佛法所说的因果律,所以也不为佛法所

许;厌离也不一定要离开人间,而是透过佛法的指导原则及其修行方式,提起对于世间现象

的彻底认识。《中观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首先是厌离世间,结果既已

知道诸法空幻,也就不起烦恼和执著,也就不需要厌离。不过,仅仅通过知识的认同未必能

够离苦,所以要暂时离开世俗的环境,专门修持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就比较容易达成离

苦的目的了。因此,上上根器的人,一旦接触佛法就能顿悟,悟后或以出家身,或仍以在家

身于人间行化;一般根器的人,则以离俗出家最易得力。不过,出家是大丈夫事,并不是世

间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因为第一、一般人不知厌离;第二、许多人虽知厌离却无法厌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样戒邪淫,天必佑之!

这样戒邪淫,天必佑之!

这样戒邪YIN,天必佑之! 随着自己对邪淫危害认识的不断加深,一路走来一直谨记着前辈们的告诫,要想戒掉邪淫必须要走在邪淫的对立面。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孝者得阳,善者升阳。阳气充足,邪淫必消。学...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0)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0)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究竟此心,为有为无?是有心...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宜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一宜养“阳”中医学认为,夏日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为养阳的大好...

厦门婚姻挽回具体做法,怎么挽回厦门妻子

厦门婚姻挽回具体做法,怎么挽回厦门妻子

想要将厦门婚姻挽回做好,就要先了解清楚怎样维护一段感情,学会了之后才能够挽回自己的妻子。如果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可以接着往下看,相信能够从中获取很多的知识和经验教训。1、把自己放在普通朋友的角度当我...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无故伤害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无故伤害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无故伤害自己的人? 问:自己从未得罪某个人,他却总是对自己不利,以各种方式想要害我。该怎么办?索达吉堪布:我们自身所遭遇的一切,都有它特定的因缘,绝不会无缘无故而发生。华智仁波切...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因果在哪里因果究竟在那里呢!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吃饭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间。你见到因果了吗?从前有一个很爱面子、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人,当别人辛勤劳动挣回几个血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