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智慧超群的少年僧,为何转世成了造业的和尚?

江西禅宗里面有一位绝学诚公禅师,住在山中不出世,座下有七个弟子一起结盟参禅。其中有一位弟子年纪最小,但是超然有得,绝学诚公以禅宗的三关(初关、重关、牢关)语来勘验他,他都对答如流。

可惜这个年纪最小的弟子英年早逝,生到山下的一个老百姓家里,他的父母都梦到他是绝学诚公座下的这位最小的出家人再来的。他刚刚五岁的时候,让他读书,一开始就能朗朗上口,不用老师怎么教导,又能明白其中的意思,非常稀有。

有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他到山里见绝学诚公,诚公就问他:你还记得前生答我的三转语吗?他就说:试着举举看,说一下。绝学诚公举了原来那个弟子所答的三转语,这个孩子就点头说:这是我讲的。于是绝学诚公就嘱咐他的父亲,要好好地保养这个孩子。

后来其他寺庙的出家人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给他家里很多钱,将他收为弟子,让他学习鱼山梵呗,做唱念、经忏的事。从此以后他就经常到檀越(施主)家里面受请,得到很多布施、供养,然后就动了骄奢心,做出种种与佛法相违的世俗不法的事情。

后来绝学诚公听说了这件事,就立下三种大愿以厉学者,说:如果参禅人在静定当中得了一个欢喜处,觉得自己开悟了,但实际上这时是尘劳乍息,慧光少现,只是分别念暂时一下息灭了,智慧的光明稍微现一下而已,不可以此为究竟。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八识田中的无明根本烦恼还在,以比喻来讲,就像石头压草,石头移去了之后,草是又要生起来的。你当时在静定当中,只是定力暂时压住了烦恼而已,虽然有一些开悟的智慧,但最后都没有用。后人应该以此为戒。

这个公案出自于《山庵杂录》。

摘自:仁禅法师《圆观鉴空等九人传讲记》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法苑谈丛:(一)佛画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一)佛画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一)佛画 第五章 佛教文化艺术(一)佛画中国佛画,创始于三国时的曹不兴,他见到康僧会所设佛像,便仪范写之。到东晋时,其弟子卫协,时称画圣,画有七佛图。卫协的弟子顾恺之,在瓦官寺壁画维摩像,时人捐十...

麦彭仁波切说:荟供……超胜所有供养。

麦彭仁波切说:荟供……超胜所有供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星云法师:排队的习惯

星云法师:排队的习惯

现代的观光事业发达,尤其我国的经济成长迅速,自从政府开放观光以来,每年出国旅游观光的人数,高达数百万人。就算我们只是出去走马看花,观光旅游回来,我总能带一些什么好的东西回国吗? 过去,大家时兴带电饭...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我作佛时...

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

曾经有一段时期,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每到夜晚时分,就会出现一种不寻常的声音。不过,隔一段时日后,这不寻常的声音消失了,却出现另一桩不寻常的事||一位小沙弥的身边经常跟着一只可爱的狐狸。一些初学的比丘对这...

法云法师文集:旷达人生

法云法师文集:旷达人生

旷达人生有一老乡去赶集,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不料,突然只听铛的一声,绳子断了,锅子掉在地上摔破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人问何故,他说:已经打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另有一个故事,与之相若:从前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