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龙宫取经的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中观派的奠基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传说其父姓龙,母生他于树下,故名龙树。龙树菩萨的著作十分丰富,有《中论颂》、《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萨资粮论颂》、《庄严佛道论》等不少著名的论典,享有千部论主之称。

龙树菩萨降生在印度南方贝塔尔,种姓为婆罗门。一天,看相人举行盛大喜宴,应邀赴宴的有一百名比丘,一百名婆罗门和一百个普通人。他们说龙树菩萨只能活七年或七个月或七天,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尊者的父母对此深信不疑并深感忧虑。随着期限的逼近,家人把他和仆人逐出家门。他四处漂泊,风餐露宿,最后流落到那烂陀寺。亲教师罗睺罗传授他无量寿佛的密咒,他的寿命因此延长。

他在那烂陀寺出家,圆满通达了大乘三藏的所有经论。他还修持大鹏鸟法、作明佛母法、九夜刹法和马哈嘎拉;成就了妙丹、眼药、土行、宝剑、空行、隐形、不死和除病这八种共同悉地,还有制伏、死而复生等悉地。除此之外,他还曾以等持之力制伏了所有的龙王和夜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成就了极为稀有的金丹术(金丹是用某种特殊的草药和密咒仪轨制成的药丸,服之可长生不老。),成为金刚不坏之身,具有无量神变和神通,并修成了马哈嘎拉本尊。

一次,尊者到达塔那嘎匝嘎州,欲迎取《马哈嘎拉续》。他首先修持不动佛,接着又以幻术令那儿的空行母心失神迷。趁她们迷惑之际,他偷偷迎取了《黑天母》和《黑鲁嘎续》、《作明佛母续》等经续,还在为数众多的智慧空行母面前听获了教言。因为他已成就了宝剑、水银等共和不共八大悉地,故而有一百六十种珍贵的法门被他迎请到人间。

不久,阿阇黎的上师罗睺罗闭关修度母法,当时,龙树菩萨是那烂陀寺的亲教师,正为五百名僧人讲经说法。从那一年开始,当地发生了长达十二年的严重的饥馑,到处饿殍遍野,几乎只剩下一座空城。目睹众生的悲惨情景,尊者制作了点金剂,他把所变的金子拿到没有灾荒的地方换成粮食,使僧众顺利地度过了饥荒。

十二年以后,长老罗睺罗出关,见城中空空如也,眼前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他问尊者发生了什么事,龙树菩萨说:我怕上师的闭关出现违缘,所以不敢请示您。

上师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本来我有降食雨的能力!你对众生的悲心太小了,完全违越了一个菩萨应有的行为,为了净除罪障,你必须造一百个殿堂,一千个佛堂,一万个佛塔!

龙树菩萨暗暗思忖,我是一个比丘,要做到这些很困难。钱财只能向财神求取,而且,做这样的事业也必须依靠龙王的帮助,我要让龙王对我生起信心。

于是,他便开始用作明佛母的心咒勾招龙王的女儿。第二天,龙树菩萨端坐在法座上讲法时,有两位化作人形的女子款款而来。在她们周边一由旬内,弥漫着一股特殊而浓郁的檀香气息。当她们来到他跟前时,香气便消失了。这事发生了多次,阿阇黎问她们是什么原因。她们向尊者启白:我们乃龙王之女,为了守护人的影子,我们身上散发此檀香。

我需要用此香做度母像,龙树菩萨说:希望你们能向我提供此香。我还要建造殿堂,请你们帮助我。

这事我们必须问过父王,才能答复。

第二天,龙女前来回禀:父王说如果你能来龙宫,我们就依教奉行。否则,我们不能答应。

如果去龙宫,就可以把《般若经》迎请到人间,利益无量无边的龙类和人类众生。因此,龙树菩萨决定前往。

有些历史书说,龙树菩萨曾见过昔日的迦叶佛和金寂佛(拘那含佛)等如来。他的身体如一座金刚,分外巍峨。许多曾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成就的阿罗汉,当时住在龙宫里,见龙王极为隆重地款待尊者,他们大为不解。

我们是阿罗汉,他们对尊者说:你是一个具有贪嗔痴三毒的凡夫,为什么龙宫里的毒不能伤害你呢?

因为我早已成就了大鹏法的明咒。尊者说。

还有些历史书上这样说,尊者对那些阿罗汉说:佛经上说,一切万法无有自性,我们人间大地上那些比丘的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你们是怎么通达诸法无自性的道理呢?

诸法的本性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阿罗汉回答说:后来,有执著相的声闻会出现于世,那是佛陀早就授记了的。

这种说法如果不是中观者的臆造,倒也非常巧妙。

阿阇黎在龙宫住了很久,为龙类众生宣讲深广殊胜的法要。他迎请了《广般若经》、《陀罗尼经》等许多重要的经典。据说,《般若经》后面有少部分龙王没给他。还有人说,那些残缺的部分是佛法在遭遇三次灭顶之灾时失毁的,汉文《般若经》的最后三品实际上是出自《般若二万颂》。

龙树菩萨回到人间,造了中观六论(《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磨论》和《成名言论》)等论著。通过精妙的辩论,他通彻的智慧制伏了对大乘有邪见的得西比丘(能乐)。为了制止邪说,他把希那德巴声闻用寻思分别念所造的论点全部汇集,埋于地下。在南方,一个叫匝匝桑嘎拉(摧髻)的地方,聚集了五百名外道,试图与尊者一辩。最终,他们全部败在龙树菩萨的足下,并因尊者的引导而趋入佛门。

此时,上师罗睺罗要求的殿堂已全部竣工,阿阇黎修建的佛塔遍布十方。他对大乘教法的弘扬就像光璨夺目的日轮普照大地。他本想把植物扎(岩石)和南方的登果扎山等变成金山,但度母说这样做未来会出现争议,没有开许。但尊者还是开发了大量的金剂宝藏,用点金剂将顽石点石成金。一天,他在路上见到许多玩耍的孩童,他预言他们其中的一位将成为国王。

后来,尊者去了北俱卢洲,还在其他洲的非人之地居住了十二年。当他返回南赡部洲时,他授记的孩童已成为国王,名叫乐行。他对阿阇黎做了极为恭敬的承侍和供养。依靠龙树菩萨的殊胜口诀,乐行国王也修成了金丹术,并收服了夜叉。

尊者为僧人建造了五百座殿堂。他在南方吉祥山与夜刹女眷属共住了两百年,行持密宗的行为,身体出现了三十二相。直到他布施自己的头,他一共活了六百七十一岁差半岁。

乐行国王的太子名叫司下枝(具力太子),他朝思暮想继承王位。他的母后告诉他:你父亲和阿阇黎龙树菩萨是作同等加持的,他们的生命是一体的。龙树菩萨是金刚不坏之身,不会圆寂,因此,你父王也不会死。在你以前,你的许多兄长都在没得到王位之前就去世了,将来他们的孙子也只能如此。

具力太子听后郁郁寡欢,母后劝慰说,你不要太失望,有一个办法可以得到王位。阿阇黎是一位菩萨,如果你向他要他的头,他会布施给你。如果他死了,国王也会死,你就可以得到王位。

具力太子立即前往吉祥山,索要龙树菩萨的头。龙树菩萨说:你自己砍下带走吧。具力太子举起宝剑,可怎么也砍不下尊者的头。阿阇黎说:我以前割吉祥草时,割断过小虫的头,你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于是,太子挥舞吉祥草砍去,龙树菩萨的头便滚到了一边,他唱道:今日前往极乐刹,将来还入此身体。

此时,大地震动,日月无光,天空雷鸣电闪。自此,大地出现了十二年的饥荒。因龙树菩萨已成就了金丹术,具力太子害怕他的身体重新愈合,便把尊者的头拖到许多由旬以外的地方。途中,尊者的头被一位罗刹女抢走,她把它放在一块巨大的磐石上,石头豁然裂开,五尊观世音菩萨的石像自然显现。后来,由罗刹女作施主,在阿阇黎法体和头所在之地分别造了两座殿堂。这两座殿堂之间以前有四由旬远,现在只有一闻距左右。关于这件事,我上师也亲眼见过,昔日的石墙如今已变成连在一起的岩石。据说这两座殿堂颇为诡奇神秘,频频出现奇妙的幻变,显得格外神奇。

殿堂没有门,从窗口望进去,还能看见石桌上零星破碎的石像。

摘自《显密宝库18:圣行集萃》之《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当机立断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当机立断

当机立断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告诉大家做事必须当机立断,因为这个是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王安博士6岁时,有一天,王安走在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

达真堪布:修除障法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

达真堪布:修除障法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

达真堪布:修除障法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 问:修金刚萨埵除障法念百字明时,会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答:修什么法都一样,你的心真正定下来了,有觉受是很正常的。觉受主要有明觉受、乐觉受、无分别觉受,还有...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宽容看待他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宽容看待他人

宽容看待他人一个男孩有很坏的脾气,於是他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当发脾气时就钉一根钉子在後院的围篱上。第一天,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他发现控制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

运动前别吃巧克力

运动前别吃巧克力

运动时不够小心,不仅身体容易受伤,肠胃也会出来“作怪”。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最新报道,四成人运动时都有过“烧心”的情况。为此,运动专家摩根·格里芬给出以下建议:首先,运动前两小时不要进食。饱胀...

挽回男人的心 这三步一定别忽视

挽回男人的心 这三步一定别忽视

老话都说,想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但这是针对于在男女恋爱时的场景,往往是感情的升温期。可是,谁的爱情都会遇到低谷期,在两个人吵架闹矛盾甚至是把分手拿到嘴边时,作为女人,又该如何挽回一个...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奇的诵经声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