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是不是要彻底的了缘了债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达真堪布:是不是要彻底的了缘了债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2016年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学子提问

学生:顶礼上师!弟子有一个问题,当年释迦牟尼佛结婚生子以后才离家修行,六祖惠能也是在妥善安顿好自己的老母亲后,才去找五祖问道,他们最后都获得了究竟的解脱。弟子的困惑在于:是不是要彻底的了缘了债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如果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而离家修行的话,会不会因为没有了结宿世的债而不能成就?

上师开示:这要看情况,有些是先把事情处理完再出家。比如像难陀这样出家的也有,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这样的公案,先是父母不同意,但是这个人根基非常好,偷偷出家修行,最后成就了,就给父母示现神通,父母也不得不同意,并且也都被度化了。但是有些事必须要父母同意,佛经里也有规定,比如出家首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出家。修行肯定要了缘了债,最后才能了脱生死,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了缘了债的过程,在家里、在单位都要无私地付出和奉献。但是很多人都没做到,这样就了不了缘,还不了债。

其实真正的修行就是放下自我,去为他人奉献、付出,这样去了缘了债,最后将缘了掉,将债还清,才能了脱生死

2016年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学子提问

学生:我的问题是:在国外中国人干活态度最认真、最精进,但是为什么往往美国人和印度人更受到重视一些?请上师开示。

上师开示:这个可能会有很多的情况,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但是做事情时我们始终在强调智慧,你要有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才会有完美的一个结果;若是缺乏智慧,表面上看很努力、很认真在做,但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

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做什么样的事情,在什么样的人的面前,应该表现出什么样,这都是不一样的。可能不同的环境下,人与人、国家与国家都不同。所以自己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智慧。其实佛法里始终强调的是智慧,我们做事情、接人待物等必须要有智慧,不能缺乏智慧,这可能就是人家有智慧。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同。有的喜欢这样的人,有的喜欢那样的人。还有每个人的福报也不一样,有些是不劳而获,而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知识,但是他很有前途;有的人知识很渊博,但是他没有前途。我曾经也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天津有一个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人,虽然他学历很高,但是他回来后还是给别人打工,也没有太大的出息;我到温州的时候,有一个老板连字都不识,普通话都不怎么会说,但是他福报非常大,公司办的特别大,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连锁店,这种人不知是他的缘分好,还是福报大,都不好说。所以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因缘和结果。

学生:感恩上师,因为这样的话,也会让自己产生烦恼,该如何协调自己在精进认真的过程中做出来的结果,可能不是令自己满意,那么如何协调这种心态的不平衡呢?

上师开示:这个就是刚才说的,自己要有智慧。你要懂得佛理,懂得因果轮回,懂得无我空性的这些真理,之后你就不烦恼了,你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智慧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先要了解和明白这些道理,比如佛讲因果轮回,是在相上讲的。佛把万物分成体和相,相和体是一体,但也是多体,在相上讲就是讲因果和轮回,体上讲就是无我和空性这些真理,把这些真理弄明白了之后,心里就产生了智慧。这样你心态自然就放下了,自然就平静了。我们现在是放不下、平静不下来。因为诸法的究竟实相和真理你一无所知,相续当中没有产生真正的智慧。这样心态能放下吗?放下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行为。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明理很重要,这样才会有智慧。不明理智慧怎么产生啊?有些人说:不用明理,这么一坐就OK了。我真的有点不懂,这么一坐怎么就能产生智慧呢?你不去了解、分析、观察,怎么能明白这些道理呢?怎么能证悟这些真理呢?归根结底,还是这个智慧很重要,缺乏智慧总是会有问题和烦恼的。无论你条件好或不好,有学历或没有学历,怎么样都会有烦恼和痛苦的。若是你具有智慧的话,就是不会有烦恼。条件好、有钱的人有烦恼,条件不好、没钱的人也有烦恼;有权力的人有烦恼,没有权力的人也有烦恼;有家的人有烦恼,没有家的人也有烦恼。有家的人觉得不自由,有很多烦恼;没有家自己一个人孤独,也有一堆烦恼,都是这样的。有知识和没有知识也一样,有知识的人有他的烦恼,没有知识的人也有他的烦恼,都一样。比如说明星都是比较有福报的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其实他们很苦,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内心的烦恼是我们没法衡量的。做明星还不如做一个普通人,但是人都有明星梦,这里可能很多孩子也有想当明星的梦,殊不知明星的生活真的很苦。归根结底主要是自己要具有智慧,增长智慧,这样就是个快乐的人。

学生:感恩上师。我觉得我在百日共修期间学修还是比较精进的,我觉得来这边变得有点散漫了,跟上师忏悔一下。

上师开示:没事,百日共修期间人也不多,事也不多,都可以按部就班,这样心可能容易静下来,容易精进一些。而法会期间事多、人也多,这样一看,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散漫,但没有事。开法会也有开法会的功德和意义,所以不必烦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两度闯过鬼门关后的省思

两度闯过鬼门关后的省思

(1)我叫廖文雄,我太太叫黄小冰,是一位贤妻良母,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2015 年底,我太太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已经转移淋巴,及两边的肺都有好几处肿瘤,已经无法做手术...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危险来临时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危险来临时

危险来临时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见证了许多狼的故事。他在非洲草原就曾目睹了一个狼和鬣狗交战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

陈士强教授:小乘佛藏形态论(下)

陈士强教授:小乘佛藏形态论(下)

陈士强教授:小乘佛藏形态论(下)1、分别说部分别说部,指的是佛灭后三百年间,统一的上座部中自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以后,剩下的那部分“根本上座部”(略称“本上座部”),因主张对未尽的教理作分别论究而得名。...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给老母亲临终助念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给老母亲临终助念

给老母亲临终助念邻居八十六岁的老母亲病重已经好些天了,尤其到了晚上,张著大嘴巴喘还是憋得缓不过气来。她的女儿看了不忍心,半夜起来为母亲祷告,求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早早来接引老人往生西方极乐国!老人一...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三集)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三集)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第三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今天早晨我们的师父上人要带贵宾到汤池中心去参观,因此早上的课程师父让末学来代一下,还是来探讨「华严科学宇宙观」。今天下午的课...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感到不得志,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他找到禅师。禅师沉思良久,接着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说:水哪有什么形状?禅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