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假如没有读书

假如没有读书

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4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是无数男人眼里的标杆和努力的榜样。

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无一例外地生长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从小家境贫寒,衣食无着,完全依靠父母节衣缩食,供养着读书、上学,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今天的成就。

谈话就是围绕着读书和命运这个话题展开的。4个男人的故事虽然各有千秋,却也没有多少出人意料的新意。节目在平静和缓的氛围里接近了尾声。

接下来,照例要有台下的观众来提问。第一个获得机会的是位记者,他问了一个记者们都喜欢问的问题:假如父母没有送你读书,你觉得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第1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那我现在肯定不会坐在这里。前不久,我回了趟老家,发现村子里跟我一起长大却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大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山里缺水,每天驮水吃饭,引水浇地,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第2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你们说不定就会在城市里随便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见到我。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背上背包出去打工了。说真的,当时,我也偷偷打好了背包,要不是母亲求亲靠友借来的钱,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第3个男人说:我们那个村子现在是全乡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都在家里养鸡。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说不定大家餐桌上的烧鸡炖鸡叫花鸡,都是我养的呢。

台下响起了一片笑声。气氛轻松活泼,一切都朝着节目预定的方向发展着。

最后,观众的目光落到了第4个男人身上。大家都觉得,在那样的场合,他也一定会照着这个思路说下去的。

没想到,第4个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然用一种沉重得有些压抑的语气开了口,就像是迈进了某种痛苦的回忆。他说:我念高中的时候,家乡正值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对靠种田糊口的村里人,无疑是个灾难,那时候,村里一共有3个人在县城读书,其他两个人都因交不起学费退了学。我也想退,父亲不让,父亲甚至为这件事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筹的钱,供我读完了高中,又让我念了大学。临毕业的那年,本想着可以挣钱养家了,没想到父母却双双病倒。他们的病都是能够治好的,要是放在今天的话。

可是那时候,家里一贫如洗,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省钱,父母都不肯住院,甚至连药也舍不得吃,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相继离世。

现在,每到夜深人静,我就止不住想,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我也就不会离开他们。就可以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分担生活的重负,挣钱、养家、尽孝,他们也就不会这么早地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啊

演播厅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就连一向口吐莲花、应对自如的主持人,也像是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潮水般的掌声里,不少观众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越是沉重的情感,越是让我们无法释怀,越是打动我们的心,让我们幡然醒悟。假如的事情很多,但假如无法当后悔药,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别让那些假如再发生。

【人生感悟】

佛偈千里拜佛,不如当前行孝。人生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所以行孝一定要实时去做,人生有一颗感恩的心,人生会走得更从容、更踏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重新回来

佛教故事:重新回来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中年僧的故事 -- 重新回来重新回来。全世界都被冰封了。树林和茱山池都掩盖在白雪下,似乎从很久...

结婚选择吉日的几个常用方法

结婚选择吉日的几个常用方法

民间很重视日子的选择,只要是重要的事情都习惯了择日,而结婚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当然需要选择好日子来趋吉避凶了,下面就跟着道长一起来看一下结婚选择吉日的几个常用方法。第一种:按照日历。你可以很方便的查...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六十一节 化缘既尽,圆寂佛国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六十一节 化缘既尽,圆寂佛国

第六十一节 化缘既尽,圆寂佛国金山活佛应化人间,随缘度众,中外的皈依弟子之多,真不可以数计,最后,他选择了有佛国之称的缅甸仰光大金塔,作为他示寂的地方。活佛从一九三○年出国,至一九三五年,前后弘化了...

什么叫净业?

什么叫净业?

编辑净业三福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病卒然寂...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十一讲 缘起(第一部分)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十一讲 缘起(第一部分)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三种形式:苦苦、坏苦和行苦。所有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