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假如没有读书

假如没有读书

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4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是无数男人眼里的标杆和努力的榜样。

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无一例外地生长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从小家境贫寒,衣食无着,完全依靠父母节衣缩食,供养着读书、上学,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今天的成就。

谈话就是围绕着读书和命运这个话题展开的。4个男人的故事虽然各有千秋,却也没有多少出人意料的新意。节目在平静和缓的氛围里接近了尾声。

接下来,照例要有台下的观众来提问。第一个获得机会的是位记者,他问了一个记者们都喜欢问的问题:假如父母没有送你读书,你觉得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第1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那我现在肯定不会坐在这里。前不久,我回了趟老家,发现村子里跟我一起长大却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大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山里缺水,每天驮水吃饭,引水浇地,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第2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你们说不定就会在城市里随便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见到我。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背上背包出去打工了。说真的,当时,我也偷偷打好了背包,要不是母亲求亲靠友借来的钱,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第3个男人说:我们那个村子现在是全乡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都在家里养鸡。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说不定大家餐桌上的烧鸡炖鸡叫花鸡,都是我养的呢。

台下响起了一片笑声。气氛轻松活泼,一切都朝着节目预定的方向发展着。

最后,观众的目光落到了第4个男人身上。大家都觉得,在那样的场合,他也一定会照着这个思路说下去的。

没想到,第4个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然用一种沉重得有些压抑的语气开了口,就像是迈进了某种痛苦的回忆。他说:我念高中的时候,家乡正值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对靠种田糊口的村里人,无疑是个灾难,那时候,村里一共有3个人在县城读书,其他两个人都因交不起学费退了学。我也想退,父亲不让,父亲甚至为这件事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筹的钱,供我读完了高中,又让我念了大学。临毕业的那年,本想着可以挣钱养家了,没想到父母却双双病倒。他们的病都是能够治好的,要是放在今天的话。

可是那时候,家里一贫如洗,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省钱,父母都不肯住院,甚至连药也舍不得吃,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相继离世。

现在,每到夜深人静,我就止不住想,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我也就不会离开他们。就可以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分担生活的重负,挣钱、养家、尽孝,他们也就不会这么早地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啊

演播厅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就连一向口吐莲花、应对自如的主持人,也像是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潮水般的掌声里,不少观众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越是沉重的情感,越是让我们无法释怀,越是打动我们的心,让我们幡然醒悟。假如的事情很多,但假如无法当后悔药,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别让那些假如再发生。

【人生感悟】

佛偈千里拜佛,不如当前行孝。人生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所以行孝一定要实时去做,人生有一颗感恩的心,人生会走得更从容、更踏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怎么挽回婚姻更有效?试试道家的婚姻和合术

怎么挽回婚姻更有效?试试道家的婚姻和合术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古时,女人没有地位,只是附属品,一旦嫁错了人,得不到男人的疼惜,可能一生也就毁了,所以留下了这么一句警示俗语。现代社会,随着女人地位的不断提高,女人的话语权也是逐日增...

放生心得:放生放出奇迹

放生心得:放生放出奇迹

我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十九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十九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十九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十九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差别品第二之十一 辩因缘已。等无间缘。何法为性。非后已生心心所法。谓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诸余已生心心所法。一...

什么是“因果相续”?

什么是“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 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原文和翻译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原文和翻译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原文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

星云法师:名与利

星云法师:名与利

火车站前,公共汽车里;甚至海上的行船,空中的飞机,每天人来人往。万千的行人当中,当然有的人是为了行善服务,也有人是为了讲学说教;利他为人者固然有之,但是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二字。 名,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