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参透生死之道

参透生死之道

人终归都要走向死亡,人死如同灯灭,灯灭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要总是执著于死后如何升天,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最好是趁生命还在之时,多为他人也是多为自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学僧道岫看着身边的不少人对禅都能够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走的时候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老师!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然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教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材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四方。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我的道友一个个都已经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经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门师兄一比,立刻感到像是小麻雀看见大鹏鸟那样羞愧。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的算大?怎么样的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大鹏鸟虽然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但它却无法飞越生死;而一个人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

乐天禅师一百多岁的时候身体还特别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也完好无损,总是红光满面,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有位生命学专家想从禅师这里得到一种长寿秘籍,就专门来寻访乐天禅师。第一次寻访时,乐天禅师说:没有什么秘诀啊,连我也没弄明白,我为何如此长寿的。

几年过后,再次拜访乐天禅师。乐天禅师说:我知道为什么了,但是,天机不可泄露。

又是几年过去了,乐天禅师的身体依然强健,一点也看不出衰老的迹象,就像进入了时光隧道。生命学专家再次来拜访,他对乐天禅师说,他对生命的探讨,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全人类。

这次,老禅师终于说出了他的长寿之道,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从六十岁的时候就盼着圆寂,视圆寂为佛家的最高境界,最大快乐。可是,我的修行一直不够,一直未能实现早日圆寂的最大夙愿。这,也许就是你要探寻的长寿奥秘吧。

恬淡平和、视死如归的心态让老禅师早早卸下了生命和心灵的重负,一直生活在别样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轻松愉快之中。而生命之树在心灵的沃野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膨胀着年轮。而一般的人,却无法理解生死之道。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担心风把蜡烛吹灭了。

佛陀却训斥道: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他把蜡烛吹灭了,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因为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他去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

我路碧空外,

白云无处闲。

世有无根树,

黄叶风送还。

唐疏山匡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阴阳和合术 帮你快速挽回女友

阴阳和合术 帮你快速挽回女友

很多直男在面对自己的女朋友生气时,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虽然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因此在挽回女友这方面是表现非常糟糕的。其实,男人挽回女友,各种方法都是层出不穷的,有的时候只是...

不同体质素食选择有讲究

不同体质素食选择有讲究

为了远离高血脂、肥胖,越来越多的人对素食情有独钟。然而摄入足够的果蔬并非就一定会健康。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别,果蔬有寒、热、温、凉之异,故只有按体质进食,方可事半功倍。血瘀、痰湿...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三、附编 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三、附编 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

三、附 编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问一:显教说成佛须三大阿僧祇,而密教说即身成佛,其异同处何在?凡夫慧照观心,有即身成佛之可能否?答一:密教外,禅宗亦言即身成佛,华严宗亦言三生成佛,此皆大乘教之一...

大通善本禅师,平生广衍禅法,却密修净土

大通善本禅师,平生广衍禅法,却密修净土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佛法传入到东土今后,一开始有点为难,就是佛教讲的空,中国人找不着适合的词汇、语感、语境来描写它,所以当时有个词语叫格义佛教,就是试图把握又弄不明白。虽然有这样的情况,有一个效应出...

净土法门法语:怀疑感得是山崩地陷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

净土法门法语:怀疑感得是山崩地陷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

1末世修行,多诸障难,这是我们亲身体受的。这些障难有没有过去?没有,一波过去,一波又来了,这是眼前的事实真相,就是念佛都有人障碍你。但是念佛这个法门障不住,障碍我,我口不念,我心里头念,这个障碍不住...

愚人守门

愚人守门

有一天,一位员外要出远门。临走时, 交代仆人阿福:「你要好好看门啊,别让我们的驴子、绳子甚么的,被偷走了!」阿福说:「您放心好了,交给我就没问题了!」 员外走后,阿福一个人觉得很无聊。忽然,屋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