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随身的故事

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诞生时,天上降下了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珍珠、玛瑙等奇珍异宝,遍满整间屋子。长者见到如此殊胜的瑞相,连忙请占相师来为孩子看相。相师仔细端详后,告诉长者:“您这孩子相貌殊胜,绝非平凡之辈。”长者听了满心欢喜,于是请相师为孩子命名,相师问:“这孩子出生时,有什么瑞相吗?”长者回答:“这孩子出生时,天降七宝,遍满屋子。”相师便说:“这孩子福德广大,可以为他取名为‘勒那提婆’,也就是‘宝天’的意思。”

宝天渐渐长大,不仅聪颖灵敏、博学多闻,对于威德具足举世无双的佛陀,亦是打从心底崇敬,渴望承其教化。一天,宝天辞别了双亲,来到祇园精舍,以至诚恭敬之心顶礼佛陀,恳求出家。佛陀慈悲地对他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宝天马上示现比丘相,并且在聆听佛陀微妙法音的同时,证得阿罗汉果。

阿难尊者见到宝天比丘如此殊胜的果报,亦感欢喜,于是请示佛陀:“世尊,宝天比丘过去生修何福德,今世不仅出生时七宝随身,衣食无缺,亦能在听法当下,开悟证果?”世尊告诉阿难及在场大众:“无量阿僧祇劫前,毗婆尸佛住世,度脱无量众生。一天,众比丘出外行脚,来到一个村落。居民见到威仪庠序、进止有节的僧众非常欢喜,纷纷供养饮食珍宝。有位穷人虽然也很欢喜,但因家中贫困,除了一把看起来很像珍珠的白石,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布施。于是他以无比恭敬之心,将自己最珍贵的白石供养僧众,并且发大誓愿,希望将来也能出家修行,成道证果。”

佛陀告诉阿难:“当时以白石供养僧众的贫人,就是现在的宝天比丘。由于过去生本著至诚恭敬心,以石为珠供养僧众,过后九十一劫,世世财宝充盈,衣食具足,无有乏少。今生有因缘随我出家,并且在听闻法音的同时,证得道果。”

与会大众听完宝天比丘的得道因缘,个个生起无上信心。有人证得初果乃至四果,更有人速证菩萨不退转位,对于佛陀所说教法顶戴奉行,信受不渝。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二》

省思

佛法在恭敬中求,在无私无我中成就。宝天比丘之所以生生世世七宝随身,乃是缘于对三宝坚定至诚的恭敬心。这一份最珍、最贵、最恭敬的供养心,如珠之圆,似玉之润,所以感召生生世世珠玉相随。其得道证果亦然,因一念赤诚,对法百分之百信受,所以能够一闻法音,与法相应,即刻得道证果。

“三界唯心,万法为识。”法界感召之因,在心,不在物质。染污之心感召染污之果,心地清净自然感召清净无染的法界;我们的果报如何,全在一念之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破土和安葬的区别 3分钟带你了解其中奥秘

破土和安葬的区别 3分钟带你了解其中奥秘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生是注定要辛苦劳累的,人只能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并且为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有老之将至,才能合上眼睛休息。所以人们都是很看重死亡的,即所谓死者为大,黄历万年历上也有关...

劝千人戒食牛肉 死后复生获延寿

劝千人戒食牛肉 死后复生获延寿

吴郡某司理突然死去,一个晚上后又醒来了,急迫地呼喊家人,赶快请太守及其部属来。太守一到,司理马上跪在地上,说:“我到阴司,乞求饶命,开始冥官不答应,后来说:‘你能够劝千人不吃牛肉吗?’限期三天。因此...

魏晋佛性论

魏晋佛性论

魏晋佛性论 姚维佛性理论问题是整个佛教的中心问题,其涉及宗教信仰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宗教哲学的形而上问题,即探索一切现象背后的依据,回答世界究竟是什么。其二是宗教实践问题,即探索佛徒修习的最高境界...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存财于信徒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存财于信徒

存财于信徒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

挽回坚决说分手的男友 降低需求感会让你变得不

挽回坚决说分手的男友 降低需求感会让你变得不

如果你选择了拥有爱情,在享受它带来的甜蜜的同时,也要承受它所给予你的考验和伤害。爱情之路注定是坎坷的,没有谁能一跃而过的到达幸福的彼岸,都要经历一路的磕磕碰碰才能收获幸福的果实。有些情侣在困难面前越...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九节 结平等缘,恩及禽兽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九节 结平等缘,恩及禽兽

第五十九节 结平等缘,恩及禽兽释迦世尊成道以后,还是不舍穿针之福,佛陀本人也说过知恩报恩者,莫过于佛。可知最知道爱福惜福的是莫过于佛陀。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位比丘弟子,眼睛瞎了,自己摸著缝补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