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广结善缘怎么讲?

广结善缘怎么讲? 

「缘」是关系的意思。建立关系称为结缘,彼此曾有交涉的关系称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

称为善缘,不涉私欲的关系称为净缘;造成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为广结善缘。

因此,就有人在信佛、学佛之后,到处跑道场,见人就结缘,变成了疲于奔命、忙于应

酬,毫无原则的护法、说法、弘法。如此出钱、出力而无自修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依止,

从表面看,他们的确是结了很多人的善缘;但事实上他们对人、对己、对道场,都没有做到

比较深入有力或有效的帮助。虽然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但不一定处处都需要他们;虽然许

多人都可以接触到他们,却很少有人能真正从他们那儿得到有力的帮助。 

这种结善缘的方式,就好比用一碗饭布施一个人,可以勉强吃饱,用一石米布施一个

人,可以维持半年的生活;相反的,如果用一碗饭布施一百个即将饿死的人,结果是没有一

个人能够活命。但是,若以此碗饭布施一个人,至少还能使这个人多活一天。因此,若以一

斗米来布施一万个即将饿死的人,固然是广结了善缘,但结果是没有一人能够多活一天。所

以,广结善缘应该是有原则,且量力而为的。如果有力量救济全世界而不虞匮乏,那就应该

无限制、无分别地平等布施,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如果仅有微弱的力量,则应该集中起

来,选择急需援救和护持的对象。比如说和自己比较熟悉、亲近、关系较深的人,即家人、

亲人、师长、友人等为优先;否则,自不量力地去广结善缘,是不切实际的。 

若从三宝的立场来说,广结善缘是指无差别的平等布施。也就是用佛法教化众生,有教

无类,不论程度的高下、财富的有无、权势的大小、地位的尊卑、智能的深浅,对他们都是

有求必应。因此,三宝接受一切供养,绝不挑剔;任何人只要发心供养,不论数量多少,也

不论财物品类,都是以慈悲心、欢喜心来接收。此在释迦世尊的时代,出家弟子便是如此,

他们每日托钵乞食,挨家挨户,贫富不拘,也不拘食物的的种类、质量,有什么就接受什

么,有多少就接受多少,直至满钵或适量即止。这就是以平等心广结善缘,又称为「一钵千

家饭,广度有缘人。」布施他人固然是结善缘,接受布施也是结善缘。 

由于一般人的财力、物力、体力、智力和时间都很有限,所以如果盲目无原则地广结善

缘,不但效果不彰,还可能会招致无谓的困扰。有的情形是,虽然自己已竭尽全力,甚至已

影响到家庭的生计、个人的健康,但所得的回应却是令人怨愤、遭人猜疑,如此的结果更可

能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和道心。世尊曾于《遗教经》中告诫弟子:比丘乞化人间,应如蜜蜂从

花间采蜜,不得损伤到花朵的颜色与香味。因此,居士们若不自量力地广结善缘,则三宝虽

无意伤你,你却可能因三宝而受到伤害,求升反堕,岂不愚疑!所以,护持三宝应该有中

心、有重点、有原则。应救济贫病,但也该有轻重、缓急之分,远近、亲疏之别,不能不切

实际,一味地讲求平等布施。 

其实,原则性和重点性的护持、布施,也是广结善缘的方式之一。例如:成就一人成

佛,佛能广度众生,你也就间接地与一切众生结了善缘。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凡

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

(初果圣人)。」乃至饭一已至无修无证程度的大解脱人,功德当然更大,以此类推。供

养、布施、护持三宝,可分为两个重点: 

①对于整个佛教的现在和未来有大影响的人、物及其事业的护持,就是广结善缘。 

②对于你所尊敬的佛教人物及其事业,纵然是默默无闻,只要是值得你尊敬而愿意护持

的,就足以证明此人物已有潜移默化的功能,这也是广结善缘。 

由此二点可知:对于著名的佛教人物及其事业的赞助护持,未必就是锦上添花;对于无

名的佛教人物及其事业的供养、布施,也不可以存有雪中送炭的念头,最重要的是能够掌握

重点及量力而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心脏病后青睐素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心脏病后青睐素食

在十年前卸任之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经历了两次心脏手术,这让他觉得非常有必要对自己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以减缓心脏病的恶化。不过,克林顿的主治医生告诉他,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来讲,必须做出“彻底”的...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下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绣水春门居士徐弘泽校阅晦堂和尚示众云敲空作响谁是知音击木无声徒劳侧耳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起灭不相知个中无背面象王行处狐兔绝踪水月现前风云自异到遮里乾坤收不得宇宙不知名千圣立下...

挽回有外遇的婚姻  这几招绝对有效 聪明女人都

挽回有外遇的婚姻 这几招绝对有效 聪明女人都

婚姻是男女一辈子的人生大事,谁都想和自己心爱的人走到白头偕老。但是现在的婚姻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出轨、矛盾、三观不合等等都是离婚的理由。很多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就会把责任推到对方的身上,但是婚姻出现...

顶生王因缘经

顶生王因缘经

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国主胜军大王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佛言。世尊...

道家的健康养生智慧

道家的健康养生智慧

“道以医显”,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阴阳、五行、中庸等观念在医道中无不尽显;另一方面,“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精髓的快捷方式。《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入佛门的因缘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入佛门的因缘

入佛门的因缘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