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嗔恚之报

嗔恚之报

(一)

须菩提少年时代与众不同,性情多变,集聪明智慧、乐善好施、嗔恨炽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亲常常给他零花钱,然而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常常把钱施舍给穷人,有时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很可怜,甚至把自己贵重的衣服脱给他们穿,自己则穿着短衣短裤回家。父亲斥责他有失体面,他非但不听,反而出口顶撞,最后父亲决定不再管他了。

从此,须菩提更是我行我素了,见到自己喜欢的人,能把身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他,见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常常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因此经常有人到他家里告状。家里的人也管不了他,时间久了,谁也不理他了。

一天,须菩提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走到山林中,情绪很坏,风声让它生气,鸟叫声也让他生气,一个人无缘无故破口大骂。

山神劝他不要再折磨自己,建议他皈依佛,让佛除掉他的嗔毒。

须菩提第一眼看见佛陀就心生欢喜。佛陀为他开示嗔恚的过患,并教他忍辱。这天,须菩提成为比丘中的一员,并很快成就了圣果。

弟子们问佛:佛陀!须菩提以前造作了什么恶业,今生常怀嗔恨呢?出家以后又为什么这么顺利就得道了呢?

佛说:过去迦叶佛出世的时候,须菩提在长久的岁月中处处供养比丘。后来,有个比丘不领他的情,惹恼了他,他便骂道:你这个比丘太可恶了,跟毒龙一样。因为这个业缘,他五百世中受毒龙身,心常含毒。现在虽得人身,仍有恶习,常常生起嗔恨心。又因为他过去世供养比丘,种下无量福田,现在随我出家,很快获得解脱。(林明珂《佛陀十大弟子传》)

(二)

过去有位国王,名叫阿耆达,一生奉佛,严持五戒。在他临终的时候,侍者拿着拂尘为他驱赶苍蝇,时间久了,昏昏欲睡,一不小心将拂尘掉到他的脸上。国王生起嗔恨心,随即命终了。

因为这一念的嗔恨,阿耆达王堕为蟒身。

但又因为他一生修福,转世未忘宿命,于是请求沙门给他受三归五戒,由此脱离蟒身,转生天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嗔恚等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拒绝"荤心"我国素食界开始筹划相应标准

拒绝"荤心"我国素食界开始筹划相应标准

在市场上购买的素食食品肯定不含动物成分吗?昨日,记者从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了解到,素食界已打算编制素食认证标准,食品含量不合格的素食将不能被标为素食食品。 看起来...

皈依三宝有禁忌吗?[如本法师]

皈依三宝有禁忌吗?[如本法师]

皈依三宝有禁忌吗?[如本法师]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依三宝犹如上学读书前必须先注册,亦如当选总统后,就职前必先就职宣示,要做个基督教徒必先洗礼一般;同样的理由,要做个正...

离婚后如何才能挽回对方的心

离婚后如何才能挽回对方的心

近几年离婚率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有的时候可能只是因为一件普通的小事最终闹得不可开交,导致双方离婚。其实很多时候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一旦离婚,那么想要挽回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离婚后...

茶似人生,其心、其书、其友、其养全在其中

茶似人生,其心、其书、其友、其养全在其中

品茶,品味,品人生。如果茶只是一杯普通饮品,恐怕不会受到那么多人喜爱。茶有内涵,不仅在于茶在水中弥漫的滋味与香气,能在于在这一杯小小的茶中,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耐人寻味。【茶之心】第一是等待沸水的...

推荐一部所求皆得的经

推荐一部所求皆得的经

推荐一部所求皆得的经(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寿得寿),效果肯定!这部经有三个翻译的版本,最早是元魏菩提流支译的《无字宝箧经》,其后是地婆诃罗翻译奉召翻译的《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再就是同样名为地婆...

鞭鼓生:佛恩

鞭鼓生:佛恩

鞭鼓生:佛恩 昔日,雪公老师晚年与诸生共聚而谈。 雪公言道: 「你们想想,何以我晚年,每要办一件事,人力、财力马上得以顺利具足?」 「老师!因为您有睿智,办事有方法。」 「我早年也是这么办事,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