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无药可救

无药可救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泉州睡龙道溥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而聪敏,礼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落发受戒。后与冲煦长老结伴礼谒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在山间,他们遇见契如庵主正在采集栗子,因为以...

放生之善举的意义与功德有多大

放生之善举的意义与功德有多大

放生的意义与功德《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救人一命胜造七层浮屠,每一条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若能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更何况救众多生命!所以,放生即是积最大的福,...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人生最初的财富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人生最初的财富

人生最初的财富圣凯法师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

普贤行愿所指代的是这两个“大愿”

普贤行愿所指代的是这两个“大愿”

普贤菩萨是我们中国本土汉传佛教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文化当中的大贤者。而普贤菩萨在佛教文化当中最著名的部分无非也就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

瞿昙弥记果经

瞿昙弥记果经

瞿昙弥记果经 宋三藏法师慧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释[革*奇]瘦迦维罗卫城尼拘卢园中。与大比丘众俱受岁。彼时大女人瞿昙弥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住一面。大女人瞿昙弥却住一面已。白世尊曰。唯世尊。可有...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四、甘藏嘎比丘尼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四、甘藏嘎比丘尼

三十四、甘藏嘎比丘尼当佛陀在沃达那城郊外的一片寂静森林之中时,有一天清晨,佛陀着衣持钵往城中化缘。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位衣衫褴褛,头顶着一罐水的村妇,当她看见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金色身时,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