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黑龙江林口兴隆寺连续发生功德箱被盗案。丢的钱虽然不多,但的的确确让好多护法居士心生烦恼。

说的是这天周末,岳居士、姚居士、冯居士等众相约住在兴隆寺内,谋划晚间一道巡寺捉贼。这已经是几位居士的第八次发心了。前八次都没有见到贼的影踪。今夜,岳居士信心最足。

是时,兴隆寺大雄宝殿正在施工。众居士巡寺到了凌晨都已乏倦。独岳居士心有不甘:今夜果真无贼?想罢,一个人拿着手电又走出了存身之所。这一次,他险些被下坏了:在一个不大的水泥管道内,有两条静止不动的人腿:众师兄,有贼啊

两个年纪15岁的男孩被请到了房间。审问结果:我们俩就想来偷点铁去换钱!

想偷铁就是贼。岳居士兴匆匆的敲响了当家法师的房门:师父,抓到两个偷铁的贼!当家法师的声音很平和:偷铁的啊?千万不要打骂,问一问就放了吧!

我们有十个人,偷了好多次功德箱。岳居士刚回到审问的房间,案情却有了新进展。于是,他又去当家法师处报告案情:师父,不是来偷铁的!是来偷钱的啊!当家法师的声音还是很平和:偷钱的啊?千万不要打骂,问一问也放了吧!

法师的话是要听的。众居士细想想也觉得放了比扭送到派出所要好:你俩如果被送派出所,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吗?知道知道啊!知道就好。今后还会再来偷吗?阿弥陀佛!保证不再来了。他们也都不会再来了!

当时,两个孩子是哭着离开兴隆寺的。从此,兴隆寺的功德箱里的钱果真没有再丢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别人杀生不关己事?真修与假行都在一念间

别人杀生不关己事?真修与假行都在一念间

冬夜,寒风嘶嘶的呼啸着,空中一颗星星也没有,似乎只有严寒伴随这万籁俱寂。突然,“砰砰砰”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沉寂,此时的我正因病在家休息,丈夫在单位值班,屋里静悄悄。到底是谁?又是什么急促的事情呢...

露宿街头的财主

露宿街头的财主

古时有一个财主,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溘然有一天,财主发明自己得了怪病,寻医问药,屡治不愈。目击生命危在夙夜迟早,无计可施,不甘束手待毙,就礼请禅师前来想想办法。禅师刚刚进屋,回身便走,家人...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十业之果报

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无上菩提。修持五戒十善,有出离心,方可证得贤圣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堕于三途,待因缘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强弱,决定果报之殊异。

满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无色界为禅定之力,非此能得。作为佛弟子不应求人天福报,应求出世无漏圣果。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

宣化上人: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

宣化上人: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

星云大师:规劝青少年的祈愿文

星云大师:规劝青少年的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您可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多么混乱啊!我们现在的人心多么险恶啊!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恐惧中生活!我们几乎时时都在苦难里挣扎!有些儿童只知道顽皮嬉戏,不知道读书上进;有些青年只知道任性玩乐,不...

灵与不灵不在佛菩萨在我们自己

灵与不灵不在佛菩萨在我们自己

灵与不灵不在佛菩萨在我们自己经常会听到一些学佛的朋友说;自己念佛念咒怎么没有感应啊,怎么不灵啊等等。如果仅仅是为了求感应念佛,就是一种妄念了,很多大师给我们讲了,灵与不灵不在佛菩萨,在我们自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