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上很多人可能对佛教还是有误解,不仅仅说是正信还是迷信这种问题,他们可能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会搅混,譬如皈依、出家、剃度、受戒。之前我知道任静和付笛声他俩皈依佛门,然后很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就把它报道成出家。还有很多网友就去猜测他们为什么出家,给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的。希望在这里宗舜法师和雪漠老师也能把这个这些地方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像皈依、出家有什么区别?

宗舜法师:任静和付笛声老师他们两位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弟子,而且经常会去参加佛教的各种活动,我们跟他们都是很熟悉的。当时他们在赵县的柏林寺皈依的时候就曾经被媒体一度传为说任静、付笛声夫妻俩双双皈依佛门,出家了,当他们再一次以在家人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个别的媒体他们就说你看他们是以这个所谓的皈依佛门作为自己宣传的一个噱头,曾经给他们有这样的一个定位,给他们扣上这么一个帽子。

但是在我看来就觉得是非常荒唐可笑的,因为在现在确实在社会上大家对皈依和出家究竟有什么区别有点弄不大明白,我觉得确实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个澄清。大家说到的皈依佛门,其实在佛教里边应该确切的称为叫皈依三宝。皈就是回归的意思,依就是依靠,就是我把我的已经迷失的自性重新找回来,以佛、法、僧三宝作为我的依靠,表达希望三宝来救度我,我全心的依靠三宝,按照三宝的所教示的这些原则去实践,它表达这样一种愿望。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皈依是种宣誓,这是向佛法僧三宝宣誓表明我认同你,并且依靠你这样一种态度,所以他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是皈依的最通俗的理解。

凤凰网:那么皈依以后我们是说他还是像我们平常人一样是吧,不是像师父您已经剃了头发。

宗舜法师:对,皈依它其实应该是分成两类人,第一类人就是在家学佛的,我们把他成为居士,这些居士们就是居家学佛之士,他们是在家的,他们不用剃发,也不用更改自己的服装。我们叫剃发染衣披上袈裟,袈裟这样的出家的法服,这个是一类。

另一类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剃发,就要把头发剃去,然后穿上僧服,所以在这个里面,佛教一共是这两类人一共有七个身份。就是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的这两类,然后在家居士男居士、女居士叫优婆塞、优婆夷。这个就是四众弟子,我们常说的四众弟子佛教的就是这四类人。

那么在出家人里面还有三类,一类就是沙弥,一类是沙弥尼,沙弥就是刚刚出家还有没有受比丘戒的,比丘尼就是没有受比丘尼戒的,那么称为沙弥尼、沙弥。还有一个叫式叉摩那他是在沙弥尼正式受比丘尼戒之前有一段学习,学习佛法甚至接受观察的这样一段时间, 合着这样来说,出家人就一共有5类,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再加上式叉摩那也叫学法女,这个五类人是属于出家的,出家众。

另外的两类就是属于居士,在家信佛的,就是叫优婆塞、优婆夷,这些人他不用剃发,也不用遵守出家人的相关的戒律规定。所以把所谓皈依佛门看成是出家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会。

凤凰网:皈依佛门就是只是说我心向佛教这样一个状态是不是?

宗舜法师:是。

雪漠:法师是按照佛教的常识在说。我认为的皈依就是:放下自己,融入另一个世界,或者走进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佛教。如果你能够放下自己的一些东西——主要是执著、偏见以及世俗的生活和欲望,尽量能放下它们,走进佛教。当我们发这个心的时候并且走进的时候,我认为这就开始皈依了。即使有那种形式也罢,没有那种形式也罢,当自己有了一种向往的时候,并且付诸行动的时候,这时候真正地开始皈依了。

发心就是不仅让自己用这种方式离苦得乐,而且让别人也用这种形式离苦得乐。我刚才说到了快乐。

实际上快乐它是这样的:真的快乐不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快乐,而是利己也利人的快乐,我们追求这样一种快乐。所谓皈依也罢,实质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皈依和精神的向往。打碎自己,打碎自己的很多东西,拒绝一些东西,拒绝自己的欲望,开始走进一种宗教精神的时候,皈依就开始了。

出家就是完全割舍了这样一种世俗的生活——这是在形式上割舍。很多人在形式上割舍之后,心灵不一定割舍。所以说,身出家的不一定心出家,而且有些在家的人他可能也出家了。就是说,这种割舍更多的是从一种心灵上的拒绝和放弃开始的。戒律实质上就是一种拒绝,不去做这个东西,不去做那个东西,把全部的生命投入一种信仰。戒就是这样的。拒绝才叫戒,出家也是戒的一种,就是拒绝的一种。

当然,这种形式上的拒绝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宗教中它包括四个方面,其中一条是宗教礼仪——就是这个形式上的东西。比如以我自己来说,虽然穿着俗家的衣服,但是我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就是虽然不出家,但我也许比一些出家人还要出家,因为我几乎就是与世隔绝的。我自己觉得我是皈依了,我自己觉得心灵上出家了。世界怎么样?我不在乎了。为什么呢,佛教的目的就是不在乎世界。如果佛教看别人的眼色,看世界怎么看你的时候这不是佛教,这是演员,在表演。我始终觉得,心里真的得到那种快乐清凉的时候,世界就干扰不了我,这就是真出家,就是一种真成就。当世界老是能干扰我的时候,就没有出家也没有皈依,这是我自己非常简单的一种鲜活的理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

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话说妙善公主将园中整理清洁,时届停午,耳边厢一阵悠悠细乐之声,随风送到,接看又是一片融和笑语之声,知道他们来了,本来就想迎上去接驾,后来心中一动,想起刚才妙...

知名影星马伊姆.拜力克鼓励所有家庭吃素

知名影星马伊姆.拜力克鼓励所有家庭吃素

影星马伊姆.拜力克(Mayim Bialik)以在1989年的“Beaches”出色的扮演少女Bette Midler而知名,之后在1990到1994年间参演广受欢迎的情景喜剧“Bloosm”成名。...

放生功德:放生功德的秘密

放生功德:放生功德的秘密

您不一定了解的放生秘密:1、放生雀鸟(天神)以放生观音雀等为佳。飞得高,看得远,有利于收集信息,提高测算的准确度,经商者有利提升业务及生意成交量,扩展人脉,提升人气财运。2、放生乌龟(玄武)化煞消灾...

素食潮下,走进中国人造肉企业

素食潮下,走进中国人造肉企业

人造肉究竟是什么?中国的人造肉产业发展前景如何?《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两家中国人造肉企业,探寻在世界人造肉产业狂潮背后中国的素食主义兴起和人造肉行业的未来前景。中国人造肉新在何处素食主义以及以素肉...

佛教故事:禅·看开:最安全的办法是不去吃钓饵

佛教故事:禅·看开:最安全的办法是不去吃钓饵

最安全的办法是不去吃钓饵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

奇事三则

奇事三则

(一) 我朋友平时一直很精进,近期坚持每天磕大头不说,十一长假期间更是闭关五天,圆满了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前几天,赶上他生日,问要不要给他庆贺一下,他说不过吧,过生日折寿,不如去放生。于是生日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