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藉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

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 

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

僧祗劫计算──过去阿僧祗劫、现在阿僧祗劫、未来阿僧祗劫;比如说:众生发心成佛,要

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其次以大劫计算,例如说: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

生死计算,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少以秒乃至于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前刹那、

现刹那、未来刹那。一切众生,如果不出生死,就在无穷的三世之中,无尽的时间里边,一

直循环延续下去。如果仅仅把前生、现生、未来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狭隘了。 

人既知有现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无尽的三世因果;不过问题在于今生的三

世因果,是凭记忆力──所谓经验而能相信、接受的,对于隔生或生前与死后的因果关系及

事实,因为已出乎用脑细胞记忆的范围,所以,难以接受和相信。因此要求诉于鬼神和神通

的帮助,等到亲见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能真正地笃信不疑。 

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是有的,但极其有限;纵然能够使人知道过去世或未来世,也是极其

短近的时间范围,不可能使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既然如此,那依旧不能使你相信

最初是什么?最后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怀疑三世因果问号依然存在。 

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来告诉你过去和未来,而是要

你知道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现在的今生就是

未来的过去;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因此,只要你

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否则追求、追问、探知过

去和未来,除了增加现在的困扰和浪费现在的时间之外,别无益处,既对于现在无补,对未

来也无益。 

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

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

在的懈怠和造恶。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

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有些人因为不能见到过去和未来,所以不能相信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其实,如果没有见

到的就不能相信或不能接受的话,那即使在现生之中,也有许多不能相信和不能接受的事

了。例如:民族的历史、宗族的族谱、家族的家谱,所记载先民和祖先的事迹,有谁亲眼见

到的?曾经见过曾祖父或高曾祖父的人,就很少了,但总不能因此否定祖先的存在吧?所

以,肉体生命的遗传,是来自列祖、列宗,亦能传之于子孙万代,这就是肉体的三世因果。 

而今生之前,必然有无始的源头和未来的去向,物质的肉体之外,必有灵魂、精神或佛

教所说的神识的迁流。然而,以唯物论的立场,人死如灯灭,除物质外,没有精神;这样的

论调对于人类而言,容易养成不须为自身行为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演变成残杀、斗争,为达

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去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牺牲其他集团以及其他族类的

生命和财产。所以,为了对于个人的未来有所寄托,并指出方向和努力的前程,相信有神识

的三世因果,是最安全的。而全体人类若都能接受神识的三世因果,便可完成互敬、互助、

互谅、彼此共存共荣,而不相互伤害的生存环境。否则的话,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善恶

不分,利害互见,便会造成将来世界的动乱与不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愚蠢的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愚蠢的人

愚蠢的人有一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的方法。她问其他的女人:谁有本领使我能再生养一个儿子?女人中有一位老妇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你必...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前行 第一节 调身 1-3忘却身体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前行 第一节 调身 1-3忘却身体

1-3忘却身体轻轻闭上眼睛,想像身体浮在虚空中,四周都是空的,没有一切生物、没有建筑物、没有大地。感受身体犹如气泡一般,只有外面一层薄薄的皮,里面都是空的。然后 感受到外面的一层皮也消失了,变成空无...

书房装修讲究安静 几个注意事项你不可不知

书房装修讲究安静 几个注意事项你不可不知

一些喜欢读书的家庭会单独的设立一个书房,或者是一个单独的办公区域,这个时候这个区域的风水也是需要注意的,以下的这几点书房装修风水禁忌,不知道你都留意道了吗?一、要安静书房需要很安静,因此,在选择区域...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宋沙门慧简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善听以置心中。我以天眼彻见世人死活所趣善恶之道。或有丑恶或有勇强或有怯弱。或生善道或生恶道。常人所作为皆分别知...

观世音菩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世音菩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guān zì zài pú sà .观 自 在 菩 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佛教故事:无极导禅师苦苦寻母十载

佛教故事:无极导禅师苦苦寻母十载

无极导禅师,元时吴兴人,俗姓赵,本是宋皇室宗族。他母亲计氏,日常平凡崇奉佛教。元至元五年十月,他母亲分娩之时,梦见白光满屋,长达三个晚上。无极导禅师刚出生时,适逢元兵大举侵犯江南,居民四处逃散,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