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译文:

早年有一小我,病得实在厉害。良医诊断了一下,说需经常吃一种雉肉便可以治愈这病。而这位病人买了一只雉,吃完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后来见着了他,便问:「你的病好了没有?」这位病人答道:「大夫您先前教我常吃雉肉,而雉肉都是一样的,所以当时吃完一只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又说:「若是吃完了一只,为什么不持续吃下去呢?你现在只吃了一只雉,若何能愿望治愈好呢?」

一切外道也都是这样,听闻佛、菩萨这无上良医说,应当解悟心是有觉有智的主体,识是了别、是心的感化。外道等执着于常见,便以为以前、现在、未来都只是一个心识,相续赓续,没有变迁生灭,精神自力于物质而存在,老是同一个物。就好比雉肉都是同样一种雉肉一样,吃了一只,也就等于吃了全部,所以就无法治愈他们的愚惑烦恼的缺点。具有大聪明的诸佛指导诸外道祛除常见,因为一切事物刹那之间都在生灭变更着,哪有精神能离开物质而恒常不变的呢?如那世俗的医生教病人持续吃雉肉方才可以治愈缺点一样,佛陀也教示众生,使其悟解一切事物不时都在坏灭,所以不常,又不时相续,所以赓续,这样就可以剗除常见之病。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滑稽机灵,生动奇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世界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世界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死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62、病人食雉肉喻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①。良医占之云②:“须恒食一种雉肉③,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④,食之已尽,更不复食。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痊愈未?”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医复说话:“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正食一雉⑤,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⑥。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以前⑦、未来、现在唯是一识⑧,无有迁谢⑨。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痊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赓续,即得刬除常见之病⑩。

注释

①委笃:委,通“萎”。衰败;困顿。谢朓《暂使下都赠西府同僚》诗:“时菊委严霜.”。”笃,病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应侯遂称病.。“‘”“”.’笃”委笃,病很沉重。

②占:本为占卜,古时医卜合之,诊病亦称占病。

③雉:野鸡。

④市:购买。

⑤正:他本作”止“。

⑥心识:心与识之并称。

⑦谓:他本为”为“。

⑧一识:小乘成识宗及经部主张众生唯具一识,即总该一切一心识、阿

⑨迁谢:迁,变易。谢,雕落;衰败;以前。迁谢,式微变迁。

⑩刬:他本作”灭“。刬,通”铲“,铲除。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静坐多年,想尝试从头练习高层次的禅定或者进入完全融入的状态可以吗?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静坐多年,想尝试从头练习高层次的禅定或者进入完全融入的状态可以吗?

阿姜查尊者答:很好,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着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智慧。你一旦检视并了解自己的心,就...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苦乐部 第九章如婆沙论说。鬼中苦者。即彼无威德鬼。恒常饥渴。累年不闻浆水之名。岂得逢斯甘露。设值大河。欲饮即变为炬火。纵得入口即腹烂燋。然如斯之类。岂不苦哉。第二鬼中乐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丰美。衣...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包容的智慧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包容的智慧

包容的智慧宽容是我们做人的基准。学会宽容,学会从别人的狭隘中开辟出宽容的渠道,这比做什么事情都愉快、幸福。宽容是支撑美德果实的绿叶,只有像绿叶一样相互容纳的胸襟,才能普遍装点出妩媚多姿的世界。宽容是...

大安法师:今生怎么能出这个爱欲之海,截断生死之流呢?

大安法师:今生怎么能出这个爱欲之海,截断生死之流呢?

问: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答: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有壮士断腕的那种勇猛,一定要截断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湍流、急流,要给它截断。这生死轮回之流是我们的业力...

结婚选择吉日的几个常用方法

结婚选择吉日的几个常用方法

民间很重视日子的选择,只要是重要的事情都习惯了择日,而结婚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当然需要选择好日子来趋吉避凶了,下面就跟着道长一起来看一下结婚选择吉日的几个常用方法。第一种:按照日历。你可以很方便的查...

断联10天后 男人到底是什么心里反应

断联10天后 男人到底是什么心里反应

女生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技巧和方法,作为自己检测和男友爱情的方法的,虽然常常有些不着调,但还真是有效果。比如断联,其实不是一种绝对靠谱的方法,但是通过暂时的、主动地和对方切断联系,你就可以从中判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