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译文:

早年有一小我,病得实在厉害。良医诊断了一下,说需经常吃一种雉肉便可以治愈这病。而这位病人买了一只雉,吃完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后来见着了他,便问:「你的病好了没有?」这位病人答道:「大夫您先前教我常吃雉肉,而雉肉都是一样的,所以当时吃完一只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又说:「若是吃完了一只,为什么不持续吃下去呢?你现在只吃了一只雉,若何能愿望治愈好呢?」

一切外道也都是这样,听闻佛、菩萨这无上良医说,应当解悟心是有觉有智的主体,识是了别、是心的感化。外道等执着于常见,便以为以前、现在、未来都只是一个心识,相续赓续,没有变迁生灭,精神自力于物质而存在,老是同一个物。就好比雉肉都是同样一种雉肉一样,吃了一只,也就等于吃了全部,所以就无法治愈他们的愚惑烦恼的缺点。具有大聪明的诸佛指导诸外道祛除常见,因为一切事物刹那之间都在生灭变更着,哪有精神能离开物质而恒常不变的呢?如那世俗的医生教病人持续吃雉肉方才可以治愈缺点一样,佛陀也教示众生,使其悟解一切事物不时都在坏灭,所以不常,又不时相续,所以赓续,这样就可以剗除常见之病。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滑稽机灵,生动奇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世界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世界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死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62、病人食雉肉喻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①。良医占之云②:“须恒食一种雉肉③,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④,食之已尽,更不复食。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痊愈未?”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医复说话:“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正食一雉⑤,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⑥。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以前⑦、未来、现在唯是一识⑧,无有迁谢⑨。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痊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赓续,即得刬除常见之病⑩。

注释

①委笃:委,通“萎”。衰败;困顿。谢朓《暂使下都赠西府同僚》诗:“时菊委严霜.”。”笃,病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应侯遂称病.。“‘”“”.’笃”委笃,病很沉重。

②占:本为占卜,古时医卜合之,诊病亦称占病。

③雉:野鸡。

④市:购买。

⑤正:他本作”止“。

⑥心识:心与识之并称。

⑦谓:他本为”为“。

⑧一识:小乘成识宗及经部主张众生唯具一识,即总该一切一心识、阿

⑨迁谢:迁,变易。谢,雕落;衰败;以前。迁谢,式微变迁。

⑩刬:他本作”灭“。刬,通”铲“,铲除。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地的垦植

心地的垦植

心地的垦植秋天,来稻成熟,野外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赡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盛怒道:我们日常平凡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成,...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鉴真大师东渡的故事_鉴真东渡故事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鉴真大师东渡的故事_鉴真东渡故事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千百年来,两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促进彼此之间的传统友谊。一千二百三十九年前,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以特殊使者的身份,为这种传统友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佛教故事:罗汉菜:罗汉与沙弥

佛教故事:罗汉菜:罗汉与沙弥

罗汉与沙弥从前有一长老比丘,已得阿罗汉道,具有他心通。一日带一沙弥进城游览。因衣钵太重,由沙弥担着,跟在后面走。沙弥一面走一面想着:人生在世,无不是苦,应该怎样才能解决苦恼呢?佛常赞叹行菩萨道为最胜...

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经文】须菩提,于意何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生、众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

蔬食有那些好处呢?

蔬食有那些好处呢?

蔬食有两大特点:一,含维生素多。维生素C能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维生素A能低抗传染病,是身体皮肤、眼睛、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尿泌管道等第一防线所必须的抗体,维生素B有补充脑神经系统及联络网的免疫功能...

地藏经全文的传入以及发展历程

地藏经全文的传入以及发展历程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中的地藏王菩萨的故事,传说之中地藏王菩萨在成佛之劫难之中历经了三世救母,将母亲拔出六道送往轮回,但是也成就了其之善心。地藏经全文主要的讲述内容是关于地藏王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