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25)“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法门,究竟可以即身成佛。这与第一大愿“愿一切有情如我无异”的愿力相符合。而其证明就在于藏密有无上密部的药师法门《药师琉璃光法流仪轨-天法所集结密意藏明净意界之顶严》。另外就是礼念药师佛,会感召相好光明的外貌,如清代的玉琳国师的例子,也是此愿所加持的。不管修持任何法门,最难跨越的就是疑念的障碍。药师法门也是如此,更何况此法是什深难信难解之法。若对于药师法门有疑念时,最好的办法是,不被此妄念牵走,用第三者的角度观照这样的妄念,就能明白这.样的妄念是虚幻不实无常的。再来就是多读药师法门的相关文章,多赞颂药师佛、多听药师经讲座有些人可能会以为,每一尊佛菩萨其实也都可以治病,那为何要修药师法呢?其实药师佛他是特别把治疗众生贫病列在“自己”(药师佛)所要实现的愿力里,就表示祂特别重视这样的愿力,也是药师佛之所以以药师为佛名的缘故。病苦众生修持也会特别得相应。

星光“义工”感悟】药师法门是文殊菩萨发愿在末法时期传布的殊胜法门,所以今日我们能听闻到这个法门,都是大智文殊菩萨的恩德所致。这个法门也受到大智文殊菩萨的加持护佑。勿以为念佛名号是很简单容易就轻视,为什么药师经由文殊发起,因为文殊当初也是修持念。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心咒:得雅他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惹杂萨目嘎喋梭哈】

“坛城”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

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药师禅”的修持圣地,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道场”。

【回向】此福愿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涛涌,愿度有海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遍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供成佛道。

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星光“义工”温馨提示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每天法施”分享,只要大家“坚持”看一年的“药师法门”分享,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法门(药师禅)“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0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0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3)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没去长安,继续躲在高昌国当他的土皇帝。...

饿鬼: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饿鬼: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饿鬼: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目犍连尊者常去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看见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之苦,饿鬼道的众生受饥渴燃烧之苦,傍生互相啖食役使之苦,人间诸众各自的生老病死、求不得、...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十业之果报

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无上菩提。修持五戒十善,有出离心,方可证得贤圣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堕于三途,待因缘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强弱,决定果报之殊异。

满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无色界为禅定之力,非此能得。作为佛弟子不应求人天福报,应求出世无漏圣果。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六

妙量法师: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六

2007年12月30日下午今天是佛七第五天,诸位菩萨们非常精进,非常勇猛,一句佛号紧跟一句佛号,一句佛号顶一句佛号,后浪推前浪,没有妄念可想,也没有机会可想。这样呢,佛七会打得非常圆满。我相信,在最...

想要挽回已经有男友的前女友 不知所措的你看过

想要挽回已经有男友的前女友 不知所措的你看过

其实想要好好经营一段感情是很不容易的。很多的情侣总是在和前任分手之后才会想起前任的好,但是想挽回的时候去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而且还害怕自己再次受伤,已经分手的情侣怎么挽回另一半呢?一起来看看如何挽回已...

“菩萨”是什么意思?

“菩萨”是什么意思?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