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

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

曾经,有个聪慧的小和尚,很有慧根。他的师父是个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的所学全都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最终留在了尘世,没有回庙。

留在尘世的二十年中,小和尚得到了很多,功成名就。此时的他,已经人到中年。

一天,当他看着窗外的流水和天上的浮云时,猛然醒悟。终于,他回到庙里,跪在老和尚的面前,请求原谅。

二十年前,小和尚没有回来的时候,老和尚以为他被人拐卖,痛苦万分。

小和尚失踪后,老和尚走遍了大半个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可是今天,小和尚竟然回来了,请自己原谅,老和尚很是愤怒。

老和尚看也不看小和尚,一边采着蘑菇,一边指着胸前的念珠,说道:我能原谅你,可佛祖会原谅你吗?要我原谅你可以,除非这佛珠上能长蘑菇!说完,拂袖而去。

佛珠上怎么能长蘑菇?知道师父不能原谅自己,失望的小和尚又回到了尘世

第二天,老和尚睡醒了,一睁眼,就看到胸前的念珠,还有整个的木板床上,都长着大大的蘑菇。

老和尚顿然醒悟。这世间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最宝贵的,其实是一颗真诚悔改的心呀!

菩提心语:

宽容是一种雅量、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犯错是难免的,不必计较过往的失误,只要有一颗真诚悔改的心,就足够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必成正觉第七 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如来,说四十八愿已,乃于佛前复以偈颂表此行愿,并请证明。...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学佛修行的人,首先必须要明确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绝不能无的放矢,稀里糊涂地就跨入佛门皈依,盲目地跟从人家拜师学法。当然,这不是针对那些对佛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偶尔烧烧香拜拜佛像的基础佛教徒而言的。在...

大家都在说“肛好香泥+陀罗尼”是一个神话

大家都在说“肛好香泥+陀罗尼”是一个神话

消业疗痔不可思议前面“灸”肚脐后面“贴”长强(肛好特区)“肛好香泥+陀罗尼”是一个神话真正的“灸”肚脐“治”痔疮消业疗痔不可思议 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激烈,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年青人由于工作需要,...

佛教问题:第十三课、生死

佛教问题:第十三课、生死

第十三课 生死一、何谓「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佛教将众生的生死分为两种: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是变异生死的对称。指众生由于每一世所招感的果报不同,而有形貌、寿命等区别,称为分段身。...

学佛修行是为了生脱死,如何了生脱死?

学佛修行是为了生脱死,如何了生脱死?

如何了生脱死?——本文摘录自《我不愿堕地狱》学佛修行是為了生脱死,如何了生脱死?如何成就呢?这分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了义,第二部份是修行,第三部份是修法。了义即是对三藏密典的法义,熟了贯通。修行和修...

星云法师:以舍为得

星云法师:以舍为得

“舍得”、“舍得”,以“舍”为“得”!这其中的因、缘、果之关系,如果我们不能了然,就不容易明白“以舍为得”的妙用。 在田地里,没有播种(舍),那里有收成(得)?对于亲戚朋友,你不先跟他们往来,平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