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道 不犯妄语

不犯妄语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是为八。”

过去佛在世时,有一位老比丘,他在化缘的时候,遇到一位贩卖珠宝的人家。珠宝店里的老板,这时候手上正拿著一颗贵重的珍珠,见到老比丘来化缘,就随手将珍珠放在台子上,走到厨房去拿饭菜,准备来供养老比丘。但是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屋内进来一只鹅,鹅走到台子边,伸长脖子,就把珠子当作食物吞下去了。

老板拿饭菜出来,一看台子上的珍珠不见了,心中不免一惊,便问老比丘说:“师父呀!台子上的珍珠,你拿去没有?”

老比丘说:“我没有拿。”

老板就问:“那么,我的珠子在什么地方呢?”

老比丘没有回答。

老板再三盘问,老比丘都不说话。最后,老板发起火来了,拿起木棒,把老比丘打得头破血流,老比丘还是不说话。

老比丘的血流到地面上,鹅儿不知趣,把血当作水,低著头啄老比丘的血。老板看了更生气,顺手一棒就把鹅打死了。

这时候,老比丘才开口说:“施主!你别生气,你的珠子被鹅吞下去了。”

老板不相信他的话,马上就用刀剖开鹅的肚子,果然珠子在鹅肚内找到了。这位老板一见,万分惶恐,跪地请罪,向老师父求忏悔。

老比丘笑说:“恕你的罪吧!”

老板问:“师父呀!你先前为什么不说呢?”

老比丘说:“珠子不是我拿的,如果我承认是我拿的,我不但犯偷盗戒,而且犯妄语戒。我如果说实话,那么我会害死鹅,又犯杀戒,你教我如何说呢?所以,我宁可被你打死,我也没法说明,以后你自有明白的一天。现在鹅已经被你打死,所以我不妨说出来。但是因为我的化缘,使你生气,使鹅丧命,我的内心实在是非常惭愧。”

老板听了,五体投地,很恭敬地说:“佛陀真是伟大!佛陀真是伟大!”

佛经上说:一个人能受持十善中的“不妄语”,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

一、不打妄语的人,嘴巴里永远清净,而且常有香味。

二、不打妄语的人,社会上各阶层的人,都会信仰你。

三、不打妄语的人,说话诚实可靠,可以得到人天的恭敬与爱护。

四、不打妄语的人,言无虚妄,更无粗恶语,对于苦恼的人,能发出柔和的软语来安慰,使他获得清凉。

五、不打妄语的人,无怖畏、无挂碍,内心常乐,而且身、口、意三业清净。

六、不打妄语的人,因为心安理得,所以时常感到欢喜。

七、不打妄语的人,会审慎自己的语言,所以他说出来的话,人天能够接受奉行。

八、不打妄语的人,具有超人的智慧,无人能够制伏。

如果学佛的人,多生多劫,修持不妄语,将功德回向无上菩提,那么将来成佛时,即能得到如来真实语的果报,就和十方诸佛一样。

在现今社会上,说不实在的话,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许多人利用妄语作为诱拐、恐吓或者是欺世盗名、虚伪宣传的工具,但是最后都是纸包不了火,真相大白,结果是信用打破,人格破产。

以佛教的因果律来说,妄语的业果成熟时,来生堕入畜生道,受尽愚痴之苦;即使是业果未熟转生人间,也会遭受到口臭的毛病,会如过去生中一样说谎打妄语,而且时常遭人诽谤,蜚语四起,凭你说什么话,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讲,尤以大妄语更当谨慎,不可违犯。

什么叫做大妄语呢?就是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之业。学佛的人,有了一知半解,或从古德的言句中得了一两句机锋,为贪图名闻利养,自以为已经明心见性,甚至自以为证得什么果位境界,于是贡高我慢,妄自尊大,吹嘘炫耀,诳弄众生,是为大妄语。犯了大妄语,是破根本大戒,必堕无间地狱,痛苦随身。

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心存善良,面对现实,言行一致,说话真实,来修德增福,庄严自己,这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爱,要用行动去表示,别让自己后悔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爱,要用行动去表示,别让自己后悔

小时候最开心的日子,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和姑姑一起打闹的日子。我的亲姑姑,只比我大了八岁,看起来就像小姐姐和小妹妹一样。姑姑是爷爷奶奶最小的孩子,听奶奶说,她四十几岁才生下了姑姑,姑姑自小体质弱,但是脾...

别再迷信拜佛了,唯有虔诚学佛才能解开“命运锁链”

别再迷信拜佛了,唯有虔诚学佛才能解开“命运锁链”

我曾经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子乖巧,丈夫开车跑生意,虽不算富有,但也衣食无忧。我们家供奉着一尊观音像和一尊财神爷像,每月初一、十五我都会上香,上供。求观音菩萨保佑我们合家平安,求财神保佑我丈...

楼宇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楼宇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我们中国商界精英国学文化之旅。昨...

电影《一出好戏》起底人性,佛陀所说“凡情 20 法”贯穿全片

电影《一出好戏》起底人性,佛陀所说“凡情 20 法”贯穿全片

这天,我带着女儿一起观看了黄渤第一次执导并主演的喜剧电影《一出好戏》,虽然是喜剧题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反倒有些沉甸甸的感觉,甚至为影片中深刻的人性揭露而汗毛倒竖!更为众生执着于“贪嗔痴”三毒不...

达真堪布:回向的方式有哪两种?

达真堪布:回向的方式有哪两种?

达真堪布:回向的方式有哪两种? 回向的方式有哪两种?达真堪布解答:回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三轮体空的回向,一个是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先说三轮体空的回向。主体是自己,这是第一轮;做回向的对境,这是第二...

事物的因果关系

事物的因果关系

事物的因果关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