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信仰、爱、修行和禅修是什么?

真正的信仰、爱、修行和禅修是什么?

这两天有几个网友向我提出几个问题,问题和答题如下:

问:真正的信仰是什么?

生根活佛答:真正的信仰不是口头说:“自己信什么什么。”而是为自己的信仰付出一切代价,也可以付出自己珍贵的生命。这里付出生命并不是现在社会里有些信仰疯狂的人,为了不正确的信仰而自焚与自杀,或者引起战争,为了个人的爱好与目的,借用信仰而所作所为都不是真正的信仰,而是给自己假设的信仰。真正的信仰是保护人类,拯救世界,和平世界,为人们离苦得乐而付出一切代价的;假设的信仰是,给人类带来痛苦与灾难的,那种信仰并不是真正的信仰。

问:真正的爱是什么?

生根活佛答:真正的爱并不是嘴上说“我爱你”几句美语,也不是跟别人送一些礼物,而是为了爱,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与无回报地献给自己爱的人。而且,为了爱,无条件地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也能够付出自己珍贵的生命。这里付出生命并不是现在社会里有些痴情愚蠢的人,为了占用与自私的爱,得不到别人的爱而去自杀,为了爱去自杀的人是真正不懂爱的人,他们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给自己假设的爱。真正的爱是甜蜜的,不会给别人增添麻烦,自己也不会苦恼的;假设的爱,给别人增添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那种爱不是真正的爱。

问:真正的修行是什么?

生根活佛答:真正的修行不是身体的动作,也不是口中的念叨,更不是自己假想出来的感觉,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坏与恶的习气而付出一切代价,也可以说自己的生命也为了改变自己而能够付出,就是自己能够改变一个善人。这里指的“善人”并不是现在社会里有些借用慈善的名称而达到自己个人目的之人,那些人是“自称善人”。“自称善人”并不是真正的善人,他们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欺上压下的,他们得不到别人的赞叹而去做善,最终的目的还是离不开自利,“自称善人”不是真正的好人,而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他们的善心不是真正的善,而是给别人假设的善。真正的善是无条件的,无自私的,无留名的,他们只想给别人什么,不会想自己得到什么;“自称善人”都是,只想自己得到什么,不会想到自己给别人什么,更不会想到别人想要什么。

问:真正的禅修是什么?

生根活佛答:真正的禅修不是身体能够打坐几个小时,或几天,也不是老年痴呆一般什么都不想,更不是口中说出禅的理论,而是,放下万念,明心见性,自心认识诸法的本性与本来面目,自心归回缘起性空与自然清净的状态之中安静,自由自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基础你知道多少?

佛教基础你知道多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设谋召灾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设谋召灾

设谋召灾罗与贾比屋而居,罗富贾贫。罗欲并贾宅,而勒其值。以售他人,罗又阴挠之。久而益窘,不得已减值售罗。罗经营改造,土木一新,落成之日,盛筵祭神。纸钱甫燃,忽狂风卷起著梁上,烈焰骤发,烟煤迸散如雨落...

喜欢感应的人,非常容易着魔

喜欢感应的人,非常容易着魔

1 自古以来,那些修行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就没有别的,就这九个字: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面,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2 你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修行...

佛学哲理 尽量给出走的人留一盏温热的茶

佛学哲理 尽量给出走的人留一盏温热的茶

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的是大道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所以大部分的佛学哲理都是靠一些行为进行点化的。发展到现在,对于佛学哲理除了行为点化之外,其实还发展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那就是行为点化。今天想要与大家进行分...

贩海客诵《金刚经》而幸免杀祸

贩海客诵《金刚经》而幸免杀祸

唐朝有一个富商,坚持不懈地读金刚经。经书总是带在身边。曾在国外做买卖,晚上住在一个海岛上,众商人贪图他的财,一齐杀了他,把他放在大笼子里,压上大石头,连经书一起都沉到海底。第二天天刚亮。众商的船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