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何做佛事?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对象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

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事。 

但是在中国一般的民间生活中,并没有做佛事的观念。通常只是在亲友或眷属亡故之

后,才想要为他们做一点补偿、救济性的佛事,称为超度、荐亡,而且是邀请专业的僧侣、

尼师来为亡者诵经、礼忏。 

做佛事的时候,亡者的家属大都是站在雇主的立场,并不直接参与,共同礼诵;甚至诵

经礼忏的坛场在做佛事,他们通常也只在一旁交际应酬、谈话,乃至打麻将,而把佛事当成

表示哀荣的点缀。这种情况,既对佛法不敬,也对亡者无礼,只可说是一种习俗的活动,不

能称为佛事。 

做佛事必须具备虔诚、恭敬、肃穆、庄严的条件,最好是亡者的家属、亲友亲自持诵、

礼拜佛经、忏仪、圣号。必要时,礼请僧众做为导师,指导、带领佛事;坛场则不可吵杂、

零乱、喧哗。 

佛事不是仪式,不可把佛事做为葬仪的一个节目来看。家属亲友必须尽可能地全体参

加,能够跟随持诵最好,否则亦当陪伴、聆听、礼拜。依亡者亲友的虔诚、恭敬,感应诸佛

菩萨,以佛法的神力及佛法的道理,给予亡者救济及开导。因为做佛事就是召请亡者临坛听

法,化解烦恼的业力,而得超生离苦。如果亲友、眷属对于佛事漠不关心,既不参与,也不

礼敬,对亡者的功用,纵然是有,也极其轻微。 

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过世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通常,人在死后,若有重大的

恶业,直接下堕三涂;若有众多的善业,便可立即生天;若修净业,即可往生净土。否则的

话,就在四十九天之内,等待因缘成熟,随缘、随业转生。 

在未转生之前,为他超度,便能转恶业的力量为善业的基础,心开意解、积习渐消,便

可超生天界,乃至往生净土。如果已堕三涂,依亲友眷属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减少亡者

的痛苦,改善三涂的环境。如果已生天界,也能增进亡者在天上所享的福乐。如果已生净

土,也能使他莲品高升。即使是在四十九天之后,当然还是可以做佛事,同样可使亡者得到

超度与救济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如果死者已经转生或下堕,就没有办法挽回他投生的类

别。 

根据《地藏经》的记载,若要超度先亡眷属,应该恭敬、供养诸佛菩萨,读诵、受持诸

种佛经。如果依照《盂兰盆经》的记载,应该布施、供养出家僧众。综合而言,以亡者亲属

的立场,用亡者遗留的财物,尽力布施,供养三宝,救济贫穷,利益社会,乃至等施一切众

生,使之离苦得乐,都是促成亡者超生离苦,往生佛国的助缘。 

在七七之内,最好从过世的那一刻起,佛号不断,是为助念。如果他在世时专修西方净

土的弥陀法门,当然为他专念阿弥陀佛,由数人或者一人一人地轮流助念。如果没有任何法

门是亡者的专修,当然也以阿弥陀佛圣号为其助念。假如生前已有专修的法门,例如常诵某

一部经或常持某一尊佛菩萨的圣号,最好是以他所修的法门为其持诵回向。 

以我们中国的习惯,能够在四十九天每天做佛事,当然最好;否则死后的头七天或三

天,乃至仅仅一天,或者每逢七期的那一天做佛事,都是好的。这要看亡者家属的人力和物

力的条件,可有伸缩增减。万一人力、物力均不许可礼请僧尼做佛事,就算只有家属一人,

也应该为其诵经;若不会诵经,至少也会为亡者念佛才对。至于焚烧竹扎纸糊的房屋、家

具、交通工具等冥器,以及经咒、纸钱、银箔,乃至生前的衣物,都是民间信仰的习俗,与

佛法的佛事无关。唯其有慰灵、祭典的作用,也不能一概否定。 

以佛法的观点,厚葬是没有必要的,铺张的葬仪也是多余。与其以亡者的财物及亲人的

力量,做虚有其表的所谓哀荣的排场,不如拿钱去供养三宝、弘扬佛法、布施贫穷、利益众

生、功德回向,更合乎佛法。丧葬宜力求庄严、肃穆、简单、隆重;否则不是佛事,而是藉

亡者的丧葬仪式来显示丧家的虚荣而已。当然也不宜用贵重的衣物及珍宝陪葬,此对亡者没

有实际的利益,同时也浪费了有用的物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粉蒸烤麸

粉蒸烤麸

材料:香菜少许、烤麸10块、粗、细蒸肉粉各一包调料:辣豆瓣酱3大匙、糖、酒各2大匙、酱油、味素各一大匙做法:1、烤麸切成厚片,香菜切细末,与蒸肉粉混合倒在碗中备用。2、烤麸炸至酥黄后,加所有调味料拌...

佛教故事:春去春又来

佛教故事:春去春又来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又是小沙弥的故事 -- 春去春又来又是像往常一样雾蒙蒙的清晨。烟云弥漫的茱山池仿佛人间仙境。老...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普庄禅师道:天童。了堂禅师...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大师就去世了。世亲法师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顺利击败对手,为...

破除邪见

破除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

54.住于专念

54.住于专念

54.住于专念有关央掘摩罗成为比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城中。居民都轻松了一口气。邻近的国土也闻得这宗杀人犯被感化的消息,因而对佛陀和他的僧团更为景仰。越来越多聪明敏锐的年青人,都舍弃他们原本的教派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