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由此看来,并不需要常常念。如果我们的心已诚到极点,善业更是满到极点,在这种条件下,可以不必常常念,但问题是我们从无始来,所积的生死重罪究竟有多少呢?不得而知,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造诸恶业,现在虽然能念几句佛,恐怕还不够开销,因此就要常念和多念,才能偿还多生的老帐。

如果说‘只要诚心,何必常常’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大家吃饭总算诚心罢,也只要吃几粒就好了,又何必常常吃呢?假使说吃饭和念佛不一样,我认为事虽有别,理却相同。

要知道念佛的目的,是为了断除妄想;使前六识不攀缘,则第七识就无所执,第八识也无所藏,不执著就不会造诸恶业,当然不会遭恶报。而念佛之法,如逆水行舟,只要停止前进动力(攀缘),慢慢的即可退回原处,如把船头调个方向,再加上动力(念佛)顺流而下,必能早日到达终点,还我净明!

梁丘据为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宴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至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者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故难及也。’由此看来,我们要想成佛,必须常常念佛,才能达到目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他捐善款做功德后掉便池丧命?原来是跟前世有关

他捐善款做功德后掉便池丧命?原来是跟前世有关

早年,有位老和尚,有意要从新建筑佛庙。于是,他特地到一处较有钱的乡镇化缘。化了数天,竟无人肯发心捐助。后来,有一个癞痢头的卖烧饼孤儿,看不以前,就把往常卖饼蓄积来的钱全部都施给老和尚,因而激动了许多...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功德真实不虚。见如长老及游碧霞、张陈阿粉、胡秀宽、陈昭元、翁玲娟等师姐最近接受某电视台专访时,以亲身经历作为见证。见如长老表示,去年七月马来西亚受沙克奇病毒(即肠病毒)肆虐之...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请一碗面,我都那么感激,而我妈一个人辛苦地养我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面和饭给我吃,我怎么没有感激她呢?....。 别人给予一点小惠你就“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父母的...

净土法门法语: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

1《无量寿经》里面说“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学佛的人在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前来接引你往生——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决定在临终一念!2真正的修行是要在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念头才起,不管它是...

禅茶瑜伽

禅茶瑜伽

一同冥想,一同唱诵,一同茶修,一同瑜伽茶禅瑜伽 每周2节课周二、周四晚6:30--7:30每节课8人地点:徳阳布茶 电话:2560828共度身心灵成长课程忙时奔波劳碌,闲时喝茶瑜伽给自己一杯茶的...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如何报答佛恩?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如何报答佛恩?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如何报答佛恩? 问:对于蒙受佛恩的修行人来说,如何报答佛恩呢? 索达吉堪布:如果佛陀在以前没有以无偏利益一切众生的发心去捐躯献命,以种种难行苦行而成就佛果,赐给众生甘露法药,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