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病人

病人

守成法师著

佛在世时,有一长者,请佛及僧,时比丘皆前往赴斋,独佛未往应供。是凡佛不偕众赴斋者,有二因缘,一者欲与诸天说法,二者瞻视病僧。

是时佛知比丘,皆悉受请,于是即取钥匙,逐门开视。见一比丘,抱患甚笃,卧大小便中,无力转侧。世尊问曰:汝有何患?比丘答言:弟子罪业深厚,常遭病魔缠困,现染风湿,日渐转重。世尊又问曰:有无侍应汤药?答曰:弟子受性闇钝,恒怀懈慢,从不侍患病人,是故今日无视我者,实感孤穷,所估无处。

尔时世尊,慈怜躬抱,除去不净,湔浣坐具,水浴其身,更换净衣,敷新卧具,手摩其身,说以法药。时病比丘,身心轻快,法喜无量,即起礼佛。

佛退出病房后,见诸比丘。斋毕归舍,遂集大众,而告诫曰:汝等比丘,辞亲入道,不相瞻视,此非其宜。我法齐正,上下和从,自今而后,弟子侍师,如事父母。师视弟子,如同己息,同辈互助,情似手足。尤对病者,小心加护,有瞻病者,则瞻我身,所获功德,平等无差。诸比丘闻已欢喜,依教奉行,作礼而退。

按:在家人,当年老疾病时,有其妻孥及时奉养。唯有出家人,一旦卧病,所求阙绝,举目无亲,甚为凄怆,是时独有仰仗师友照拂,檀越施药。所以佛在经上说:诸福田中,看病福田,最为第一。又说供养病僧,功德最大。在《付法藏经》上说:薄拘罗尊者,于过去毗婆尸佛出世时,本一贫人,见一比丘,患头痛病,当下发至诚心,以一阿黎果施之,其病顿愈。由是,九十一劫以来,尊者或在天上,或处人间,常无病苦。小小一果,施与病僧,尚且获报如此,其他不言而喻。但施惠之心,贵乎至诚,不带半点假藉,或丝毫轻慢之念。

人以互助为本,素喜助人者,人恒助之,尤以急济贫病者为最。如己所能及者,当尽心竭力扶危,作一分善事,生一分福德。所谓:有一分熟,发一分光。佛已福足,犹为病僧湔浣不净,况薄福之我人,当如何去效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妄语的故事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妄语的故事

戒妄语的故事----本生经第三----舍利婆国的商人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有...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 潘宗光教授,广东番禺人。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复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深博士学衔。自1991年始,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1985年至今历任香港政府科技...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善念使厉鬼变成菩萨!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他人!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善念使厉鬼变成菩萨!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他人!

菩萨曾经听长辈说过一则故事古早以前,一个偏远山区的村落里,住着一位小有名气的雕刻师傅;因为这师傅的雕刻技巧不错,所以附近一村庄的寺庙,就邀请他去雕刻一尊菩萨的像。可是,要到达那村庄,必须越过山头与森...

观世音菩萨断臂后抽出手臂无数-千手观音

观世音菩萨断臂后抽出手臂无数-千手观音

古时候,有个妙庄国,国王叫妙庄王。他有三个女儿,大公主爱打扮,天天浓妆艳抹,穿红戴绿;二公主一天到晚轻歌曼舞,吃喝玩乐;三公主(观世音菩萨)却穿布衣,吃素食,在房里读诗文。妙庄王年老了,他想,这王位...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恶的果报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恶的果报

善恶的果报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赞叹。有一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

佛教故事:法音集:念佛立化

佛教故事:法音集:念佛立化

立化守成法师著清代浙江省镇海县,有一位良修大师,未出家时,曾供职镇江信局,为人忠诚朴实,大公无私,颇得上司信服。一日,有感尘世扰攘,万物无常。因此,贸然辞职,往诣金陵宝华山,九莲峰茅蓬,求从乾和尚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