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病人

病人

守成法师著

佛在世时,有一长者,请佛及僧,时比丘皆前往赴斋,独佛未往应供。是凡佛不偕众赴斋者,有二因缘,一者欲与诸天说法,二者瞻视病僧。

是时佛知比丘,皆悉受请,于是即取钥匙,逐门开视。见一比丘,抱患甚笃,卧大小便中,无力转侧。世尊问曰:汝有何患?比丘答言:弟子罪业深厚,常遭病魔缠困,现染风湿,日渐转重。世尊又问曰:有无侍应汤药?答曰:弟子受性闇钝,恒怀懈慢,从不侍患病人,是故今日无视我者,实感孤穷,所估无处。

尔时世尊,慈怜躬抱,除去不净,湔浣坐具,水浴其身,更换净衣,敷新卧具,手摩其身,说以法药。时病比丘,身心轻快,法喜无量,即起礼佛。

佛退出病房后,见诸比丘。斋毕归舍,遂集大众,而告诫曰:汝等比丘,辞亲入道,不相瞻视,此非其宜。我法齐正,上下和从,自今而后,弟子侍师,如事父母。师视弟子,如同己息,同辈互助,情似手足。尤对病者,小心加护,有瞻病者,则瞻我身,所获功德,平等无差。诸比丘闻已欢喜,依教奉行,作礼而退。

按:在家人,当年老疾病时,有其妻孥及时奉养。唯有出家人,一旦卧病,所求阙绝,举目无亲,甚为凄怆,是时独有仰仗师友照拂,檀越施药。所以佛在经上说:诸福田中,看病福田,最为第一。又说供养病僧,功德最大。在《付法藏经》上说:薄拘罗尊者,于过去毗婆尸佛出世时,本一贫人,见一比丘,患头痛病,当下发至诚心,以一阿黎果施之,其病顿愈。由是,九十一劫以来,尊者或在天上,或处人间,常无病苦。小小一果,施与病僧,尚且获报如此,其他不言而喻。但施惠之心,贵乎至诚,不带半点假藉,或丝毫轻慢之念。

人以互助为本,素喜助人者,人恒助之,尤以急济贫病者为最。如己所能及者,当尽心竭力扶危,作一分善事,生一分福德。所谓:有一分熟,发一分光。佛已福足,犹为病僧湔浣不净,况薄福之我人,当如何去效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四、禅定与散乱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四、禅定与散乱

一四、禅定与散乱我以为人生最大的缺憾,莫过于精神散乱,神志错昧,如果想解决这种痛苦,那就要修禅定。然面禅定也不是乱修,要有明师指教,传授法门;或念佛,或持咒,或作观。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肯在这许多...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新的开始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新的开始

有一段时间,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丘吉尔整日神情抑郁,全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丘吉尔的一个邻居的妻子刚好是一个画家,家里常常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颜料、画笔、画布以及画好的作品。丘吉尔一家常常有机会欣赏那...

黄念祖: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黄念祖: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黄念祖:夏大士自警录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要知道师对我们有恩哪!我是带着要感恩、要报恩的心情来谈的,为报师恩啊,这是文革之后的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就是无量寿经。我们善知识的恩,超过父母...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一节 报佛恩,太夫人独资建寺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一节 报佛恩,太夫人独资建寺

第五十一节 报佛恩,太夫人独资建寺煮云法师著老太太病愈之后,精神特别好,把小沙弥当为活菩萨看待供养。吃过午饭后,老夫人就开始问道:小师傅!你是从什么地方来此的?为什么要在那个水边敲木鱼子呢?小沙弥说...

挽回异地恋和挽回的积极情绪

挽回异地恋和挽回的积极情绪

一、须知引起女友失去安全感的各种行为承诺与投入不匹配。有一种男人,十分善于跟女人谈人生,谈理想,为她们构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蓝图,把她们哄得服服帖帖的。在恋爱初期,这样的男人很容易获得女人的好感,而且...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陀的诞生古印度境内,有许多国家。印度中部有一条河流,名叫恒河。二千五百多年前,恒河流经的地方,有一个富庶繁盛的国家,名叫迦毗罗卫国。当时的国王是净饭王,他是一个好国王,王后是摩耶夫人,十分贤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