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有无相争

有无相争

从前有甲乙二僧,一为参禅。一为念佛。有一天,二人偶于途中相见,甲僧参,禅者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乙僧念佛者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二人正在执有执无,争论不已之际,忽有少年,从旁经过,耳闻二僧,论理未圆,遂语二僧曰:刚闻两师所言,皆徐六担板耳(意即见理未周,犹如力夫负板,唯见前方,而不见左右也)。二僧叱曰:尔乃一俗士,安知佛法。

少年曰:诚然我乃俗士,然以俗事为喻而知佛法也。我本一梨园之子,於戏场中,或为君、或为臣、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善士、或为恶人,而求其所谓君臣男女善恶者,以为有,则实无;以为无,则实有。盖有是即无而有,无是即有而无。有无俱非真,而我则湛然常住也。我既常住,何以争为?甲乙二僧,相对无言,遂即息争,揖别而散。

按:我见之众生,总是处处自我妄执,由是而起种种邪见。所谓有见、无见、断见常见、一见、异见......一切邪见,总括有六十二见。而六十二见,又不出乎有、无二见。《法华经》上说: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众生之所以起我见,有无诸见,无非是对世间一切林林总总,不了其名字性空,但从缘起,皆唯实相,不落有无。《法句经》上说:佛告宝明菩萨,汝且观是诸佛名字,若是有,说食与人,应得充饥。若是无,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及于汝名,如无授者,我不应得佛。当知字句,其已久如,以我如故,备显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

要知道,一切诸法,自性不舍,名字不灭,由是,菩萨随顺世间,不舍于行,如愿所作。所以经上往往说:不动实际,建立行门,不坏假名,圆通自性。

学佛法者,最忌情见用事,妄起执著,胶柱鼓瑟于有无,系缚生死于三界。要能于法融会贯通,方能得其受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刻木事亲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刻木事亲

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

请不要邪淫!不邪淫的家庭不会遭遇“第三者”

请不要邪淫!不邪淫的家庭不会遭遇“第三者”

请不要邪淫!不邪淫的家庭不会遭遇“第三者”佛说不邪淫就不会遭遇 第三者 (图片来源:资料图)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十善业道经》 【注释】梵...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

药师坛城文化集团简介

药师坛城文化集团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批准成立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香港注册成立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星光“义工”以纯净利他之心成立的佛教“...

吕四死后堕蛇

吕四死后堕蛇

吕四死后堕蛇吕四是河北省沧县城南上河涯地方的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无赖,性情凶暴,无恶不作,当地乡民,都畏他如狼虎。有一天晚上,吕四与村中一群恶少,在村外纳凉,忽然雷声隆隆,风雨骤至,远远看到一位风姿...

泰国素席

泰国素席

泰国素食受佛教和西方素食主义观念的双重影响,泰国的素食餐厅最近渐渐多起来,这在以前是少见的。左边这幅图就是在泰国北方城镇清迈餐厅里的一道菜。这个餐厅与一个推广有机农业和储存种子的项目有着密切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