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一字之差

一字之差

守成法师著

百丈和尚,凡上堂时,常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是何人?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在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由是,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俾脱野狐之报。师云:汝问可也。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恳请和尚,依亡僧事例。师令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闻言,甚为惊异,人人皆安涅槃堂,亦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但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亡僧法而为之火葬。

按:佛法不能自弘,必须假人以弘之。所以出家者,理应以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即使在家信众,除本著护法之责而外,如有多闻薰习,于法领会者,亦应助以阐扬。期佛法于四众弘护之下,人人得沾法雨之润泽,俾能去恶为善,转邪成正。所以太虚大师说:发扬大乘佛教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然而弘法工作,非轻而易举之事,固非掉以轻心者所能为,更非薄德少学者所能胜任也。

观夫古今大德,为道游方,参访大善知识,住则三载五载,十年二十年不定。总之,宗下者以透关实悟,教下者以大开圆解为目的,而后始建道场,树法幢,广结众生之法缘。慕道而云集受教者,座下动辄千众,于如法教授之下,听众得受法乐而悟解者,往往不乏其人。

眼看现代本省各地弘法者,除几位大陆来此之大德,及曾亲近大德几位青年法师外,其余凭空而突起之挂名法师和居土,居然亦大谈佛法,领众共修。既不入学深造,亦不亲近大善知识,单凭翻点注解,或拾人些许牙慧,即洋洋自翎而传道授业。诸如此类作风,看来俨然在弘法,若遇识者一旦拆穿,始知鱼目混珠。如是胆大轻举者,万一有人问其: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若错答不落因果,保管五百生野狐身有其份也。

笔者于此,敬劝一类于佛法不求甚解而好为人师者,首贵亲近大善知识,学有师承,于理有会,而后再弘法不迟。切忌妄认自是无师自通,作自误误人之法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音集:迎王

佛教故事:法音集:迎王

迎王守成法师著佛弟子中宾头卢尊者,本为优填王之臣,因其平素志心乐道,精勤苦行,王即放其出家。尊者出家后,直接受佛之教诫,加以自己用功心切,不久即得阿罗汉果。王本信佛,常往城外寺中参礼。可是,尊者出家...

素食可预防重大疾病

素食可预防重大疾病

受访专家:陈君石: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陈君石:我们在1981年在中国的24个省的69个县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今世的丈夫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今世的丈夫

今世的丈夫从前有个书生,因为他深爱的女子和别人成婚而一病不起,气息奄奄。这时,有一位云游高僧恰好路过,拿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大海边,一名遇害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第一个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走...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二节 煮黑石蜜浆喻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二节 煮黑石蜜浆喻

第十二节 煮黑石蜜浆喻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此时愚人便作是想: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这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众人...

小米养胃助眠

小米养胃助眠

有很多人肠胃不好,大多都是因为学生住宿时期,或者工作时期不注意饮食,这种肠胃病通常就是犯病一次就会形成惯性,稍微再饮食上不注意就会再次犯病。对治肠胃问题,三分靠药,七分靠养,小米就是帮助睡眠,养护...

佛教故事:做个学佛人

佛教故事:做个学佛人

做个学佛人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现今学佛的人都从「明明德于天下」去着手用功夫,却不知从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入手,所以才不能成佛。有许多喜好拜佛的人一听说哪里的庙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