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异时而熟

异时而熟

守成法师著

目连尊者有一胞弟,饶财多宝,库藏盈满,仆从奴婢,不可称计。有一天,目连告弟曰:闻卿悭嫉,不好惠施,我佛常说,若人惠施,获报无量。弟闻兄之开示后,即大行惠施,但其一面开藏施舍,而另一面更新立库,以期受报。

未经旬日之广行惠施,而库藏悉空,财宝罄尽。于是探视新库,可是新库仍空,无有受报,其心懊恼。向兄说道:前承兄见告,惠施能获报无量,弟随即遵命行事,不敢违教,而今宝货罄尽,新库仍然无报,自恨不才,受兄愚弄。目连曰:止,止,莫陈此语。无使异学邪见之士闻此粗言。要知道,若使福德当有形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权且示汝微报,若欲亲见,当随我来。

于是,目连即以神力,手接其弟至第六天,彼有宫殿,七宝合成。前后园池,香风远布,库藏盈满,不可称计,玉女营从,数千万众,纯女无男,亦无夫主。目连弟从未见此美好之境界,其乐无比,遂即问兄,是何宫殿,巍巍乃尔,不见有男,纯为女人。目连告弟:汝自往问,即知之矣!其弟即往问天女,天女答曰:阎浮提内,迦毗国境,释迦文佛之神力弟子,名曰目莲。其有一胞弟,大富好施,周穷济乏,俟其命终后,当来生此天上,与我等作夫,尽情受乐。目连弟闻如是语,喜出望外,乐意至极,转身还至兄所,大怀惭愧,头面忏悔,回世间后,善心大发,广施不倦。

按:人之穷通得失,皆决定各人前生之施舍与否,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如果有欲知自身至来世犹为上升抑或下堕,则全凭各人于现生作善与否,所谓: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总之,祸福无门,由人自取,富者切勿我慢自矜,穷者不可怨天尤人。

佛说三世之因果,我人现生不论贫富得失,一概当以惠施种福为先。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曾子曰:出乎尔!反乎尔!老子也说:天道好还。主要者,为善之人,不可急求现报于目前。播下种子,总会异时而熟,决无差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萧伯纳上海之行

吃素萧伯纳上海之行

今年是英国着名戏剧家萧伯纳(1856~1950)诞辰156周年。1933年2月,萧伯纳在环球旅行中到上海作短暂访问,时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与宋庆龄...

繁体注音|佛说盂兰盆经(栴檀恭诵)

繁体注音|佛说盂兰盆经(栴檀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

禅宗小故事:距佛不远

禅宗小故事:距佛不远

距佛不远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来拜访峨山禅师,并问他:你读过基督教的圣经吗?峨山谦虚地说没有,让他读几段内容听听。学生打开圣经,翻到马太福音一章,读道: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翻译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翻译

【原文】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

海涛法师:很想施食但是不会念咒,这样能达到目的吗?

海涛法师:很想施食但是不会念咒,这样能达到目的吗?

海涛法师:很想施食但是不会念咒,这样能达到目的吗? 问:很想施食但是不会念咒,这样能达到目的吗? 答:如果真的不会念,最简单的念三个字:唵阿吽,然后就拿去施食。另外变食咒也很简单,不会念长的就念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