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七:生死思量

原文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

有一天,太尉问他:“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人眼前见牢狱时,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欣喜和恐怖都在于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造作皆能成境,太尉若能了知自心的作用,自然就不会有疑惑了。”

太尉:“心,如何了知?”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正当太尉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喝道:“你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自我心得感悟,不代表任何法义

深闻浅悟,浅闻深悟: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天堂和地狱只在一念间,生与死是在无常间,岁月如梭、人生无常,不应" 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七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七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一百零三面倒数第四行,从经文看起:  【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

秘:教你如何招桃花 让你不愁找不到另一半

秘:教你如何招桃花 让你不愁找不到另一半

现实生活中,还多人都找不到对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代名词(剩男剩女),那么怎么让才能让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呢?其实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桃花运也契合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教大家几个招桃花的妙招。1...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六十七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七回雁王的故事与经历,虽叫雁群难以置信,但他的超凡出拔的气质与能力,却让他们不敢怀疑,尤其雁后最深信不疑。这是她与他共同投生轮回相聚的无数世召感,致使她很直觉地知道他是对的。她决定要依他的教法...

一个杀生者的忏悔——身体多病、婚姻不幸、孩子不孝

一个杀生者的忏悔——身体多病、婚姻不幸、孩子不孝

v 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审视过生命。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并习惯于从食物中获得身体需要的营养。在我们简单的认知中,蛋奶给予身体蛋白质,肉类给予身体能量,蔬菜给予身体维生素。我们每天都在食物...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发财呢-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发财呢-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发财呢? 过客: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应该如何修行? 索达吉堪布:每天只抽出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持之以恒地坚持修行,久而久之会有效果。 过客:家有小儿,夏天蚊虫叮咬,瞬间忘记不能...

南怀瑾: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南怀瑾: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第一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一、宗派的没落自十七世纪的中叶,清朝入关以后,佛教虽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为了笼络蒙藏地区边疆民族的关系,对密教的佛法,尤极尊崇,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