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布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阉浮提,因为国王利众生治国有方,所以当时这个国家国富民安,一片祥和。可是,有一件事却让王宫内外深感不安:王后慧事多年来一直没有生育。

为了求子,国王和王后到处烧香拜佛,求神问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后终于怀孕了。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喜不自胜。国王亲自过问王后的饮食起居,皇宫上下没有一点儿怠慢。天赐吉日,王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容貌端正,满朝文武全来祝贺,国王给男孩取名叫“慧灯”。

可是,没过不久,国王死了,当时太子年龄还太小,无法执政管理国家,经过商议,在太子长大之前暂时由众大臣代替管理国家事务。

慧事是非常贤明的王后,她把全部精力用在教育太子身上。太子从小便显出过人的聪明,凡事一学就会。在太子八九岁的时候,王后开始脚他读书,算术,武艺,骑术等本领,因太子的聪明,十五岁时,他已经有了很高的学识和本领。

诸大臣感觉太子已经具备了管理国家的能力,联合上书,要求太子即位。国家不能一日无君,而国王过世已经好多年了。

太子犹豫着说他不想当国王,因为他的前世曾经当过六年国王,结果堕入地狱六万年。他不想再堕入地狱。

大臣们为难了,他们问:“难道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太子想了想,回答说:“方法倒是有的,这便是‘阎浮提’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会说话的人,都能行佛家的十大善事。”他知道这不容易做到,但是他说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当国王。

众大臣们希望太子即位心切,按照太子的愿望,马上向全国发布告示,要求全国臣民都要行佛家的十善,不得杀生。这是民心所向,全国人民纷纷响应。

太子看到全国老百姓都纷纷行了十善,于是即位登基,成了国家的国王。他即位以后,出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各地地下纷纷涌出佛教经书。大臣们知道这些藏于地下的经书,是世上的珍宝,他们建议把这些经书收藏到国王的经书库里。

国王听后不赞成。他说:“那些经典纷纷涌出来是为了弘扬佛法,为芸芸众生所用,怎么可以藏起来?”他建议把这些佛典摆在国家各个四通八达的路口,赠送给婆罗门和贫穷的孤寡老人们。

一时间,阎浮提国的大小路口摆满了佛典,引起了天帝释的注意。太内帝释怀疑新国王此举隐藏着什么功利之心,所以决定前去考验新国王。

天帝释变成了一个男子,来到一个街口,这里的布施正进行得很热闹,天帝饰问大家:“你们这是干什么?”一个人对他说:“国王叫我们行十善。”天帝释露出一副奇怪的表情:“你们国王叫你们行十善,可是,却为什么叫我行十恶,你们国王到底在耍什么鬼花样?”

那个人赶紧把天帝释的话回报给了大臣,大臣又连忙去问国王是不是真有其事。国王回答:“我曾传令叫国内能言之人都行十善,从未说过行十恶之事。既然有人这样说,我就去看看吧!”

在一个简陋的住所里,国王见到了那个男子,国王问他:“是你说的我曾经让你行十恶吗?”天帝释肯定地回答道:“确实是你让我去行十恶的。”国王知道这个人有意这样说,不跟他争论,耐心地说:“你能不能由行十恶改成行十善呢?”

男子回答说:“这要看你愿不愿意了。如果你能让我生吃你的肉,生饮你的血,吃完,喝完之后,我一定去行菩萨的大慈大悲之道,永不做恶事。”

大臣们被男人的话激怒了,而国王却低下头沉思起来。他想起了自己经历的种种苦楚轮回,受过的残酷屠戮,现在拿出这点血肉又算什么?

于是,国王取下身上的佩刀,割下了大腿上的血肉,用器皿盛着,端给那个男子,并诚恳地说:“你生食了我肉,生喝了我血之后,就该回去与众人一样奉行十善了!”

国王的话音刚落,那个男子不见了,天帝释现身在国王面前。他用天上的甘露抚平了国王的伤口,脸上露出慈悲的微笑。

佛说做人的道理

世上做善事的人很多,然而像慧灯国王不惜以洒血割肉表示行善决心的人却并不多见。慧灯国王因一颗向善之心而令骨生肉长,其实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呢?因为好心人的捐赠,很多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从此改写人生,这便是众人齐心行善救助的结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厨子之子 生而断指

厨子之子 生而断指

厨子之子 生而断指阿融的职业是担任餐饮界的墩子,专门从事下刀斩剁宰杀飞禽,水族,家禽的工作。不需费心,待遇也不错,口袋里的钞票经常满满的。遗憾的是十六年来没有半点积蓄,母亲,太太,亲人经常生病,把钱...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三、赴藏学法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三、赴藏学法

三、赴藏学法师于学佛后,精勤博学,于汉地显教各宗,靡不深究细学,而犹感不足。又曾阅北京雍和宫藏经目录,知有密乘经论甚多,已发学密之心。受戒后,至重庆讲经,拟东渡日本留学佛法,同戒果瑶师拟赴武昌佛学院...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感福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感福

布施感福于上述布施原则之下,如见有发心书写经典者,即布施笔墨纸砚,以助成其善缘;或出资刊印佛经,布施流通与人诵读研究;或宣说佛法,使人修因证果或见旅客,羁旅他乡异地,种种困难,而行惠施;或见人在旅途...

尊上经

尊上经

尊上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尊者卢耶强耆。在释[革*奇]瘦阿练若窟中。彼时尊者卢耶强耆。晨起而起出窟已。在露地敷绳床。着尼师檀已依结加趺坐。于是有天形...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窍门,但有着合营的方法;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选择什么宗派,也不论修学什么窍门,都绕不开这些方法和规则。假使疏忽这些根本,...

禅茶一味是什么味?

禅茶一味是什么味?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正文 -茶中有禅,禅中有茶,茶禅就会一味,茶味就是禅味,禅味也就是茶味,禅茶不就一味了吗!至于,茶禅一味是什么味呢?禅茶一味的第一味,是苦甘之味。人有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