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嗔无争随缘地乐逍遥──米老大的愚人哲学

[淡泊知足的人生]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人,他出生未久父母即亡故,他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怎有余力读书呢?他没有读书、不识字,也没有人告诉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他天天为了三餐而付出劳力、努力工作,他告诉雇主说:“我只要有米吃就好了!”因此,大家就给他一个外号“米老大”。

  岁月不留人,他从少年渐入中年,结婚生子后,还是天天为三餐的米粮而奔忙劳作。他家住在山边,所以,他就砍柴去卖,这是他换取米粮的来源。

  米老大非常老实,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计较,他砍的柴也很干,品质又好,因此,许多人都喜欢买他的柴。有一天,他砍好柴后就要送往城里卖。路上遇到一个非常有钱,但极悭吝贪小利的人,他知道米老大的柴又干又好,于是就在半路上拦住米老大,说:“我要买你的柴!”米老大很高兴,贪小利的富人说:“你这一担柴要卖多少?”米老大说:“以前像这样的一担木柴,人家都自动给我三百文钱。”

  富人说:“我家很近,你少走一段路、少费力气,我看一百文钱吧!”米老大用手数一数,三和一差太多了,不够买米。富人又说:“那就二百文钱好了!”米老大数一数还是不够买米,就想:“不卖好了,我还是多走长一点路。”富人又说:“哎呀!不要走那么远了,二百五卖给我吧!”米老大想,再拖下去也浪费时间,就说:“好啦!好啦!卖给你了!”

  富人见他老实,要求他帮忙把柴担到家里,堆好之后,钱还没给,又问:“你到底叫什么名字?”米老大老实地说:“我没有名字呀!”

[无所计较乐逍遥]

  悭贪的富人因讨不到便宜,心里有气,便说:“你没有名字那多奇怪呀!我帮你起个名字吧!”米老大说:“那很好呀!活了一大把年纪总算有人替我起个名字,真谢谢。”富人说:“我帮你取个──米田共。”米老大说:“嗯!听起来不错,一向人家都叫我米老大,米田共,那很好呀!太好了!”

  悭贪者又故意问他:“米田共!你有几位令尊?”米老大问:“什么是令尊?”富人欺侮他不识字,故意整他说:“令尊就是你的孩子。”米老大恍然大悟地说:“哦!令尊就是我的孩子,我来数数看,嗯!我总共有十个令尊。”米老大是个热情的人,于是反问道:“请问你有几个令尊?”

  富人听到这一反问,脸色变道:“笑话!你怎么问我有几个令尊?我的令尊已经死了!”米老大说:“哦!好可怜!你的令尊都死了,我有那么多儿子,干脆一、两个给你当令尊好了!”富人一听非常生气:“岂有此理,你竟然要把孩子让我当令尊!”

  米老大看他那么生气,非常奇怪,就说:“你买我的柴,又好意送我名字,而我好意要把孩子给你当令尊,你为什么动气?看来你有意要‘吃’我这个米田共!”

  米田共是什么?是“粪”,富人气得拿起棍子要打他,米老大更奇怪了,心想:这个人到底怎么了?没事发这么大脾气,不理他。米老大拿起扁担轻轻松松地回家了。

  诸位,不计较的人,人家骂他,他也不知道。骂他是粪,他心里还非常感恩,讥讽他有好多个“令尊”,他也不觉得怎样,因此,还好意地要把孩子送给对方当令尊。人家要占他便宜,他却毫无知觉,这也是一门哲学──愚人哲学,人生的“愚人哲学”我们应该学呀!

[心静即道场]

  有时,自己的心静不下,正因为“不够傻”,能够再傻一点,心境就会清静。像那位米老大,他傻傻地做、傻傻地过日子,心中没有一点儿烦恼,这种环境他过得很平静,尽管他必须付出劳力,才能换取生活米粮,不过,他过得逍遥自在!

  那位悭贪的富人,他一天到晚想占人家便宜,结果多么苦恼啊!狡猾聪明的人到底也快活不了多少啊!

  所以,“心静即道场”,心不静即乱境生,因此造业不断,现在的社会呈现动与乱的形态,心动则一切人事皆乱,因此,造罪犯案者愈来愈多。学佛要学“静”,希望诸位把心调理得清静,静心即是道,直心即是道场,请大家好好下功夫啊!(证严法师讲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弥多的故事

弥多的故事

弥多的故事佛陀有很多弟子,其中有一位名叫弥多。由于弥多喜欢说别人的闲话,大家都讨厌他,看见他来了,大家总是避开或者赶他走。总之,没有人喜欢和弥多在一起,弥多觉得很难过。佛陀知道了这事以后,告诉大家说...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潘金往生的故事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潘金往生的故事

潘金往生的故事浪中石友人年仅八岁的爱子潘金罹患骨癌,本是一人间悲剧。然而,这孩子在善友的帮助下,却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多麽奇特!多麽殊胜!在潘金事迹的感召下,许多人走上了解脱之路,佛门行者因此而增强...

怎样才能遇见贵人?

怎样才能遇见贵人?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其实,就是你自己嗔...

励志青春:三无贫家男如何获得富家丈母娘青睐?(上篇)

励志青春:三无贫家男如何获得富家丈母娘青睐?(上篇)

很多为人父母者告诫子女:“老实人会吃亏。”他们做人讲究圆滑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老实而吃亏的例子也不少。难道坦诚待人,就换来吃亏的结果吗?当我学习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藉心经说真谛》等系列法著,...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九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九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九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六十八页,第一行第四个字开始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