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喜悦

从禅的传承来看,禅家把生命看成一朵花。这在佛陀灵山法会“拈花微笑”的传法中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旨意就是每一个人要如如实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朵花开了一样。生活的本质不在与别人比较,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工作、兴趣等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每一个人都像一朵花一样,只有透过生命的实现,像花开了一样,才能体会到生的悦乐。

悦乐本身就是生命的实现,无论贫富、尊卑、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都能在他们的生活中,直接体会到悦乐。因为我们有耳朵,能听到音声之美;有眼睛,能看到景色之怡悦;能呼吸,能感受到活着的可贵。只要把自己从物欲奔腾的纷扰中拉回来,仔细地看、听和品触,无论你生活在乡间或都市,无论你的工作是劳心或劳力,禅喜无不流泻在你的生活周遭,这就是实现的喜悦。

每个人的一生,必须以他的人生为目的,如果把自己当做追求物欲的手段,生活就会与自己疏离。疏离的人是不悦乐的。因此,自己必须把工作、生活与休闲统合起来,成为生命的实现;把潜能实现出来,化作创造与生命的热爱,去服务社会,关怀袍泽。

禅就是要一方面摒弃激情享乐,摆脱野心和欲望的枷锁,要让自己自由起来,这种摒弃和摆脱的努力就是解脱,而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生命,就是悦乐和禅喜的根源。

人必须纯真与恬淡,才能展现他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只有把自己的活力用来创造,才有真正的喜悦。生活是一种创造与布施的过程。创造是指一个人能不断地心智成长,能过清醒的生活,不被种种激情所引诱、贪婪所牵动,让自己做生活的主人;布施是愿意把自己的成就、知识、学问和福分跟别人分享。在创造与布施之中,我们成就了生命的光辉。它带来真正的喜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大德故事:传法妙计

净土大德故事:传法妙计

传法妙计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唐德宗贞元初年(七八五年),却突然改换门庭,学起净土,专门念佛了。原来,那年少康游学到了洛阳白马寺。有一...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课?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课?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课? 既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课呢? 达真堪布解答:一定要把佛法与生活融合到一起,把所有的修行都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但是很多人都没...

签合同择吉日的几种方法  老板必看

签合同择吉日的几种方法 老板必看

签合同是一件很喜庆的事情,通常我们说的签合同就意味着有大单生意要做了,所以签合同择吉日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仅关系到签合同能否顺利的进行,也会影响到公司以后的发展,下面就介绍几种签合同择吉日的方法给大...

星云法师:佛教对自杀和道德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对自杀和道德的看法

中国人说:“好死不如歹活”,但是有些人觉得自己活得没有意思,所以想要自我了断。他认为这么做又不会伤害到别人,和他人有什么关系,哪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呢? 其实,在佛教看来,自杀仍然是杀生,是不道德...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八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八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八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看经本第二品,我们把今天要讲的经文读出来: 【为教菩萨。作阿阇黎。】 这一句经文是...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终日度众生不见众生相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终日度众生不见众生相

我们想要消除我执,必须得到解脱,这就叫智慧。“无我”得有智慧,没有智慧,处处把我摆在第一位,没想到别人。菩萨不是这样,而是“一切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众生”,所以他度一切众生,乃至晓得所有一切众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