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丈夫遗弃,请问如何面对?如何劝他?

突遭丈夫遗弃,请问如何面对?如何劝他?

问:末学新婚意悦之际,突遭丈夫遗弃之巨大变故。恳请开示,如何面对此薄情寡意之人?他自知犯错但死不悔改,应如何劝化?

净空法师答:这是现前社会严重的问题。从现前社会离婚率之高,就晓得这个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组织,社会像一个人身,家庭是身上的细胞。身体如果许多细胞都发生问题了,现在人讲得皮肤癌症,这是要命的。今天社会动乱,人心不安,真正的因素何在?家庭破碎。现在的婚姻制度与古代不一样,古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人反对古代这种制度,崇尚自由恋爱,其后果与古代相比,古代没有听说有离婚的,所以古代的婚姻制度确实比现在好。

哪一个作父母的人不爱子女?哪一个作父母的人不对子女终身幸福着想?他为你选择对象煞费苦心,这是为你一生的幸福。老人的经验总比年轻人多,他是用理智来选择,不是感情冲动;自由恋爱是感情冲动,没有理智。我在美国还听到,早晨结婚,晚上就离婚的,这是感情冲动,毫无理智。所以,在现前这种自由的婚姻制度之下,男女结合一定要慎重。有智慧的年轻人,往往做朋友要做个三年、五年,甚至于有十年的,然后才结婚。用这么长时间的交往观察,看两个人能否一生在一起相处,这不是草率的事情。这个事情不仅是对自己家庭负责任,传宗接代要培养优秀的底下一代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和平也都负有巨大的责任。

何以婚后会有这些不幸的问题发生?因为婚前彼此都能包容,就像祖师们所说的「不见世间过」,见不到对方的过失;结婚之后,一天到晚专看对方的过失,这个日子还能过吗?如何能维系美好的家庭?

一家人都能见对方的优点,对方的不善都能包容,这个家庭是幸福的。规过劝善没有第三个人在场,出自于真诚善意,诚能感人,「至诚感通」。古人所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能感动对方,是我们的真诚不足;能以真诚心,决定能够感动对方。总而言之,要多学,要开智慧,懂得善巧方便,这个问题自然就能化解。21-90-20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大德故事:传法妙计

净土大德故事:传法妙计

传法妙计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唐德宗贞元初年(七八五年),却突然改换门庭,学起净土,专门念佛了。原来,那年少康游学到了洛阳白马寺。有一...

肺癌晚期的姐姐啊,我拿什么拯救你?

肺癌晚期的姐姐啊,我拿什么拯救你?

“我痛的实在受不了了……”,躺在病床上的三姐痛苦的叫喊着,她神色狰狞而绝望地哀求着让家人不断帮她翻身,一会儿又要吃止痛药,一会儿又让给她扎止痛针......我一直忘不了姐姐那痛苦的神情,它像梦魇一样...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坏掉的西瓜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坏掉的西瓜

坏掉的西瓜淼镇边上有不少田地,这里的居民大部分靠生产农作物生活,这里气候条件还算不错,所以,居民们收入还不错,什么季节种植什么东西,仿佛已经成了定势。有位姓孙的施主,喜欢推陈出新,别人一股脑种植什么...

索达吉堪布: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

索达吉堪布: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

索达吉堪布: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 问:佛法认为,“我”仅是一种颠倒迷乱执著,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所有众生不都是一个个的“我”吗? 答:不错,一切法本来无我,...

《大乘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大乘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大乘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信解品第四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

陈大惠:让您和家人远离灾祸的真正原理—受益终生!

陈大惠:让您和家人远离灾祸的真正原理—受益终生!

陈大惠:让您和家人远离灾祸的真正原理—受益终生! 陈大惠先生:40岁,央视闻名主持人,曾任《东方之子》、《经济半小时》、《对话》等栏目前主持人,是一位资深制片人。现专门做传统文化传播的志愿者。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