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丈夫遗弃,请问如何面对?如何劝他?

突遭丈夫遗弃,请问如何面对?如何劝他?

问:末学新婚意悦之际,突遭丈夫遗弃之巨大变故。恳请开示,如何面对此薄情寡意之人?他自知犯错但死不悔改,应如何劝化?

净空法师答:这是现前社会严重的问题。从现前社会离婚率之高,就晓得这个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组织,社会像一个人身,家庭是身上的细胞。身体如果许多细胞都发生问题了,现在人讲得皮肤癌症,这是要命的。今天社会动乱,人心不安,真正的因素何在?家庭破碎。现在的婚姻制度与古代不一样,古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人反对古代这种制度,崇尚自由恋爱,其后果与古代相比,古代没有听说有离婚的,所以古代的婚姻制度确实比现在好。

哪一个作父母的人不爱子女?哪一个作父母的人不对子女终身幸福着想?他为你选择对象煞费苦心,这是为你一生的幸福。老人的经验总比年轻人多,他是用理智来选择,不是感情冲动;自由恋爱是感情冲动,没有理智。我在美国还听到,早晨结婚,晚上就离婚的,这是感情冲动,毫无理智。所以,在现前这种自由的婚姻制度之下,男女结合一定要慎重。有智慧的年轻人,往往做朋友要做个三年、五年,甚至于有十年的,然后才结婚。用这么长时间的交往观察,看两个人能否一生在一起相处,这不是草率的事情。这个事情不仅是对自己家庭负责任,传宗接代要培养优秀的底下一代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和平也都负有巨大的责任。

何以婚后会有这些不幸的问题发生?因为婚前彼此都能包容,就像祖师们所说的「不见世间过」,见不到对方的过失;结婚之后,一天到晚专看对方的过失,这个日子还能过吗?如何能维系美好的家庭?

一家人都能见对方的优点,对方的不善都能包容,这个家庭是幸福的。规过劝善没有第三个人在场,出自于真诚善意,诚能感人,「至诚感通」。古人所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能感动对方,是我们的真诚不足;能以真诚心,决定能够感动对方。总而言之,要多学,要开智慧,懂得善巧方便,这个问题自然就能化解。21-90-20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很久以前,有两兄弟置办了许多货物,准备外出去做买卖。走着走着,他们到了一个国家,这里的的人都不穿衣服,因而被称作裸人国。弟弟说:这儿与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完全不同,要想在这儿做好买卖可实在不容...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83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83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83】药师禅:因为人的心一直在变,所以我们要坚信自己,可以通过修行越来越好。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打倒,顺境多了,人有时候就会堕落,逆境到极苦了,有时候又一下子柳暗花明,都是在一念之...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找怀表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找怀表

一个城市里的有钱人,到乡下收田租,到了佃农的谷仓,有钱人东看看,西看看,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有钱人心急如焚,佃农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把村里所有人找来搜找怀表。翻遍谷仓,但是怀表依然不见踪影...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2】药师禅: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顺利,因为不拘小节;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懂得放下。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脾气。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结语 第七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结语 第七章

结语(感言)第七章一、现代教育的危机游于艺,而不志于道(本末倒置);重物质,而忽略心灵(舍本逐末)。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句话启发我们为学应先本而后末,由内而及外,这样才能体...

法云法师文集:遥远的星

法云法师文集:遥远的星

遥远的星法云法师莫嫌僧情薄世情,情到深时总无情;挥洒一滴成江海,洗去人间愁和泪。初进拘留所一辆黑色的囚车,从北榄坡驰向曼谷市区,两名便衣警察坐在车门两旁,透过网状铁丝方窗,毫无表情地睨视着飞逝而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