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

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

身为佛弟子,平时除了常到寺院礼佛、听经闻法及参与法会共修以外,如果因缘具足,亦可在家中设置佛堂。

(一)家庭佛堂的重要与功用

设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课修持,而且具有如下几点殊胜的意义与功用:

1.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设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处,也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与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萨常随我们左右,给予加被,给予我们依怙,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

2.具有弘法度众之用:家中有了佛堂,这是非常荣耀的事,若遇到亲朋好友来访时,可以引领参观佛堂。若有信仰者,可以请他们上香礼拜,彼此在佛法上有思想的交流;若是尚未起信者,可藉此机缘详细解说佛前的庄严及法物的名称和用途,并称赞诸佛菩萨的功德、佛陀的伟大及信佛的好处等,使其对佛教有初步的认识,留下美好印象,待因缘成熟时,自能得度。

3.提供课诵自修之所:佛堂可以提供我们早晚课诵、礼拜、禅修、研读经书等修持的功能,藉由在佛堂的修持,可以去除烦恼,改变气质,增长福慧,净化身心。

4.令不忘失修行之心:佛弟子若因忙于事业或因住家远离寺院等因素,无法常到寺院共修,则可能会渐渐与三宝疏远而忘失菩提心,正如人言:「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如果家中有了佛堂,则时时刻刻与佛同住,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精进不懈。

(二)如何布置家庭佛堂

家庭佛堂的布置以简单、庄严为原则。如何布置?提出以下方法,以供参考:

1.佛像:供奉于佛堂的中央,大小应与佛堂配合。如:

*1释迦牟尼佛

*2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

*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4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5观世音菩萨

*6地藏王菩萨

*7阿弥陀佛

供奉佛菩萨圣像宜简单庄严,不论是坐像、立像、卧像,皆可择一供奉,切忌纷然杂供,有失庄严。

2.供器:供桌上可摆设花瓶、烛台、灯台,宜左右对称;香炉放中间,早晚上香;净水杯一个或三个,早晨供奉茶水。

3.法器:可准备木鱼、大磬(或引磬),敲打时切莫扰乱他人。

4.经书:课诵本可整齐放置佛前,保持佛堂的洁净庄严,亦可收藏,课诵时再请出。假若佛堂有空间,最好能设一个经橱,凡佛经、佛书、佛教杂志等,都可陈设其中,供人阅读。

此外,供桌前面围上桌围,挂上庄严布,供桌两旁亦可挂幢幡,佛前可置拜垫,以利礼拜或课诵用。

5.佛堂对联(参考用)

(1)横批:万德庄严(2)横批:莲池海会

右:行持要向岁寒操右:人天缺陷不念弥陀更念谁

左:修养须从尘事炼左:吾佛慈悲广度众生当度我

(3)横批:智能如海(4)横批:佛光普照

右:莲花座下礼能仁右: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左:贝叶行间修福慧左: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5)横批:佛光普照

右:净土莲花已待君

左:家庭亲属皆归佛

(三)设置佛堂注意事项

家中欲设置佛堂或已经设立佛堂,应注意下列事项:

1.设立佛堂时,只要选择一间清洁干净、光线充足、安静不吵闹之处即可,不一定讲求富丽堂皇,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虔诚、恭敬的心。

2.如与家人或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处时,应征得大家同意,始可设置佛堂;若他人不同意时,可以收藏方便的佛像代替,于课诵时请出,课诵后再收藏,不宜勉强设立佛堂,以免引起他人的困扰。

3.设立佛堂不须特别选择吉日吉时,也不必看地理方位,只要心存诚敬,则「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4.供奉佛菩萨圣像可用纸绘、木刻、铜铸等,只要大小式样庄严,令人心生恭敬即可。

5.有佛桌者,可摆设法器、花瓶、烛台(或电灯灯台)、香炉、净水杯、供果盘等,物品可增可减,只要对称、庄严即可。

6.佛像左边或右边均可供奉祖先牌位。

7.家中有人往生,佛像无须遮蔽。

8.佛堂不可借作扶乩问卜之用。

(四)家庭佛堂的礼仪

家中既已设立佛堂,应视同在寺院的殿堂,应遵守佛堂的礼仪:

1.佛堂中的一切物品,包括佛像、法物、拜椅、经书、花香烛果等供品,皆应整齐有序。

2.供花不一定要日日更换。凡遇佛菩萨的纪念日时,得准备供饭素菜供养。

3.最好每天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辍,持之以恒。

4.佛堂、供桌、香炉、烛台,应常常清理打扫,以保持佛堂的清净庄严。

5.清理佛堂、佛桌时,应有专用的布、水桶等,不可与他处共享清扫用具。

6.佛堂乃清净庄严之处,为礼拜、课诵、禅修、研读经书之修持用,不宜于中嬉闹谈笑、宴客饮食等,以免有失对佛菩萨的恭敬。

7.外出前、回家时,应到佛前礼拜,如同向家中父母长辈禀告、请安,以示对佛菩萨的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8.佛堂内应保持光线明亮。外出前,应将油灯、香烛之火熄灭,以保安全。

9.法器乃龙天耳目,课诵时欲司犍槌,亦当如法,声音宜小,以免干扰左邻右舍或家人,引起他人反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杀蛇吃蛇惨烈报应四例及救蛇免灾获大善报三例

杀蛇吃蛇惨烈报应四例及救蛇免灾获大善报三例

杀蛇吃蛇惨烈报应四例一、蛇头被剁20分钟后,仍飞起咬人!以下是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斩首飞蛇》的相关报道: 主持人:前不久,浙江《今日早报》一条消息引来很多人注意,各个网站也都争相转载。一个人被蛇给...

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这是出于《法华经》的经句,是从发心的观点说。  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基督教说,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罪,凡是信教的人,都能免罪而成为无罪。但...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

索达吉堪布在南京大学博士论坛的精彩答问『2011年3月14日晚上』(一)问:我是辽宁北方一所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今天想问您一个问题:在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保...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什么叫做“六度”学佛人必定听过六度之说,那么什么佛教中的六度呢?所谓佛教六度,指的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佛教六度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

觉海文集:诸行无常

觉海文集:诸行无常

有一天,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忽然到只陀林精舍,拜访好久没见面的佛陀。佛陀问他:“大王!这些日子,你在忙些什么?”波斯匿王叹气的说:“佛陀!我身为王者,每天有种种的国事要料理,这些日子,无法前来恭闻佛法...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12个小故事,道理深刻!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12个小故事,道理深刻!

1、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悟到】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