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

二 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

法鼓山的理念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可是,想要提升人的品质,一定要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身分,完成人的高尚品格,然后就能「人成即佛成」了。当人都成佛时,人所处的环境就是净土。同时,在其他的人都还是凡夫的时候,只要个人内心净化、生活净化、品格提升,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建设人间净土的人,也能享受、体会人间净土,这是自己来建设净土,并且将净土分享给别人。

一、婚礼不应仅是习俗

人的出生是由于父母的结婚,父母的结婚就是建设佛化家庭的基础。

人类的社会是依靠人与人的结合,互相的支援关怀,彼此呼应照顾,共同合作努力,才能成为一个和谐安祥的社会;而其中的成员,就是以男性与女性的家庭,为组成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单元。如果在一个社会体的结构中,男女之间没有夫妇的分际,也没有家庭的伦理,一定会制造出许多的乱源。所以,世间不论任何的宗教和哲学,乃至于现代的社会学者,都主张要有正常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既能维系人类社会的和谐,也可促成人类子孙的绵延。

男女的结合是人生的大事。结婚的仪式是证明一对男女已经成长成熟,必须负起做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也是建立另一代人伦关系的开始。从两个单独的个人而成为一对夫妇,他们彼此之间必须共同遵守信诺、责任、义务。所以一个人在结婚之前和结婚之后,对于人生的体验和责任的承担,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结婚的行为,成为风俗和习惯之后,男女结婚,举行婚礼,便形同演戏。目的只是在向亲友宣告,或者是为了取得法律上的认可;在忙碌、□张、应酬,不但自己花钱,也让亲友花钱之外,并不能为一对新人在观念和心理上产上神圣、庄严、负责的教育功能。因此,凡是有儿女结婚,父母都很劳累,也让亲友破费,造成一种浪费而无益的礼俗;在结婚之后也不能保障这对新人能够互爱互敬,白首偕老,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二、三宝为佛化家庭的指归

佛教徒可分为出家和在家的两大类,而以出家修道的人为僧,在家学佛的人为俗。出家是非常神圣、非常庄严的选择,但只有少数人有此福德因德,绝对多数的佛教徒都是在家人。不过,佛教徒的在家人和一般的在家人,也有所不同。在家的佛教徒必须依靠佛、法、僧三宝为人生方向的诣归;也应该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等的五戒。实际上这也是做为一个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纵然无法将五戒持得清净,至少在结婚典礼时应该要知道学著遵守五戒,特别是不邪淫戒,那是终身非守不可的。

在佛化婚礼中,一定会劝勉新婚男女,要互相尊敬、互相礼让、互相关怀、互相谅解。要将夫妇中的另一半视为共同修行菩萨道的伴侣,所以佛教徒称呼自己的配偶为「同修」,或彼此互称「我家师兄」和「我家师姊」。有了孩子就将他们当成是助道的「我家小菩萨」。对于公公、婆婆和岳父母,就将他们当做成就自己修学菩萨道的「我家老菩萨」。如果能透过此种认识,彼此相待,则在遇到种种的家庭问题时,自然会运用佛法的慈悲和智慧来化解。所以我要说:净化人间始于佛化的家庭,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而佛化的婚礼就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

在佛化婚礼中遵守素食,禁忌荤酒,不在婚礼中大摆宴席,也不大事喧闹,更不让亲友有致送厚礼的额外负担,由法师以三宝来为新人祝福,就是婚礼中最高的礼物,也是对于新人终身受用不尽的最佳礼物。

我们举办佛化的联合婚礼,更能符合环保节约的精神,而且使得参加婚礼的男女新人,在隆重、庄严、祥和、喜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婚姻是一桩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义务。也能让新人的父母亲友们,在佛化婚礼的参与过程中,分享到新人的喜悦和幸福。更能让新人感受到被欣赏、赞美、勉励的幸福。所以,佛化的联合婚礼,具有净化人心、净化家庭与净化社会的多重功能。

三、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个性、尺寸来要求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境之下,不可怀疑、批评、指责对方;发现冲突和矛盾,暂时不要处理,等待双方心平气和时,再解释、沟通,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同时,在任何时候,你又是配偶的一部份,所以切勿单独处理家庭中共同的财产、物品、生活方式,尤其于管教子女等的问题,必须取得配偶的同意理解。若出远门或已出远门,必须让自己的另一半知道你往何处,你在何处,是否平安、健康;要随时而适当的关心对方的身心状态和生活情况。

婚后至少要负起三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是夫妇俩人自己的家庭,第二是公婆的家庭,第三是岳父母的家庭。不能因为自己娶妻或嫁人,就忽略了年长的父母及原来的老家。同时也要关怀自己的兄弟姊妹亲属的家庭的婚丧喜庆。否则会让年老的父母不安,也让亲戚朋友批评。不要期待父母亲友的援助,却要时时刻刻想到父母亲友是否须要关怀。最忌讳的是让父母说:「娶了媳妇,丢了儿子。」也不要让岳父母说:「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否则的话,一定是真的不孝了。

四、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

一旦生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应欢喜欢迎,悉心扶养,教育成人。夫妻不是怨家,子女也不是讨债鬼,子女是来帮助你成长,来促成你履行父母的义务,所以是你的小菩萨;要对子女付出耐心和慈悲心,要因才施教,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不可将子女当成自己的财产来支配;更不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替身来指望。尤其不可有养儿防老,期求反哺及回馈的心。虽然当教导儿女知道孝顺父母,可是站在做父母的立场,则但尽责任,不求回报,都是最健康的心态。

现代人的家庭,多半只有未成年的儿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成年,不论是否结婚,为了求学、就业,绝大多数会离开父母而过他们独立的生活。所以,当儿女快成年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到那时候,夫妇俩已是中年或步入老年,正好可以利用照顾子女的心情和时间,去关怀社会大众的福利,以义工的方式来奉献自己。最好是参加宗教团体的活动,一方面可精进修学佛法,同时也将对于子女的一分执著,转化为对大众的关怀和慈悲。所以在印度,人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晚年期。少年及青年期是过家庭生活,求学和求业;中年及晚年期是过社会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

就佛教而言,婚后除了遵守三皈、五戒,更可以利用假期或假日,参加定期的修行,学习著过无牵无挂、无忧无虑的修道生活。比如:到寺院参加佛七、禅七或受持八关斋戒,虽然如此,但自己依然过著有夫有妻的在家形态的生活,那确实是夫唱妇随、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不是彼此的纠缠,而是互相的提携,做一个愉快、自在、使自己满意、也让他人敬仰的在家居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你们要精进!

你们要精进!

你们要精进!佛陀和比丘位到达娑罗树林时,已是傍晚时份。佛陀着阿难陀在两棵娑罗树之间稍作清理,让他在那儿躺下。佛陀侧卧着,头顶向北。所有比丘都围在他身边坐着。他们都知道佛陀当夜便要进入涅槃。    佛...

第十四回  试金刀斩断六根  入空门静观三界

第十四回 试金刀斩断六根 入空门静观三界

话说一般群众,因为要瞻仰妙善公主的玉容,故她足迹所经,大家都如浪一般的涌过去,毕竟因为人数太多了,把院庭中的花木,已踏坏了不少,雕栏之类,不免受到损害。这并不是群众不顾功德,却因为如此而愈见他们对于...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6」“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佛陀在广严城乐音树下告诉文殊菩萨,说东方一个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是那个世界的教主。这个“教主”...

白玛旺嘉RBQ:亲见本尊金刚萨埵的经历

白玛旺嘉RBQ:亲见本尊金刚萨埵的经历

为了让大家生起一个欢喜心和信心,今天我怀着欢喜心和现场的弟子们说几句话,本来自己在的修行中所得的窍决、所得的加持,所生的境界,除上师外不要随意透露。但对我来讲,我也不是什么高僧大德,为让大家生起一点...

竹盐:排毒减肥显奇效

竹盐:排毒减肥显奇效

苗条的身材、光洁紧致的皮肤是每个女人希望拥有的,所以很多女人会不惜委屈自己的胃,虐待自己的身体。最近河西区的张爱琴朋友推荐了一种方法,对皮肤很有好处,还能瘦身呢! 她告诉我们,韩国女人皮肤都很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