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文集:求福无厌
在《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一中,叙说一则有关佛陀与尊者阿那律的事迹:
有一天,在舍卫城只园精舍,因为精进修行以至双目失明的阿那律正准备缝补衣裳,可是千尝万试,却无法将线穿进针孔里。在束手无策之余,阿那律便自言自语的说:“诸位得道的圣者们啊!有谁愿意为我穿线呢?”
此时,即有一个人走过来,伸出手说:“你把针线拿来,让我代你穿吧!”
那声音——不是别人,正是佛陀的声音!
阿那律大为吃惊,很惶恐的后退了几步,说道:“世尊!我刚才所说的,并不是要请世尊偏劳,只是希望有想求福的人来帮助我罢了!”
佛陀说:“阿那律!世间求福的人,总没有一个胜过我吧!”
阿那律一下子领悟不出这句话,于是请示佛陀:“世尊!您已经渡过了迷惘的生死大海,脱离了爱着的沼泽,还有什么要去求取的?为什么您还在求福呢?”
佛陀对阿那律开示:“即使是达到究极的境地者,依然有不厌足的事物。如来对于施舍、教戒、忍辱、说法、护生、求无上正真之道等六法,无有厌足。所以,阿那律!您应当精勤方便,修此六法。”
最后,佛陀说了一首偈:“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这首偈的意思是说:世间所有的力量中,福德力量是至上的,天上人间无物胜过它,佛道也是以无量福德力而得成就。
此外,在《福力太子因缘经》中记载,有一次诸比丘众集会,大家谈论何种行业获义利最多?阿难谓色相行业最胜,闻二百亿谓精进行业最胜,阿泥楼驮谓工巧行业最胜,舍利弗谓智慧行业最胜。众人各就自己所得而说,最后大家据此请示佛陀。佛陀说其中以智慧最胜,而修福因缘为极胜,遂说福力太子的因缘,鼓励比丘常勤爱乐正法,尊重信奉供养,由此福力得大利益。
佛经所记述的这些事迹,阐明佛教就是追求幸福之道,只有学佛修行才有真正的幸福,不但能获得福寿康乐,远离烦恼痛苦,成就解脱登圣,而且是永恒的大乐之福。所以,修学佛法的目的不仅为了究竟解脱乐,同时也为现法乐与后法乐。也就是说,众生在没有究竟解脱之前,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因还会招感苦乐的果报,而决定自己不同的前途,如何使现生得到福乐、生活美满以及后世能更加进步安乐,乃至离大苦聚、证得涅盘解脱,这是佛弟子所关切的问题,而此问题的解决之道则须从修学善行入手。
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什么叫修行》中为众生如是说法:“依照佛陀的完美觉位作为我们所修之相应楷模,以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学佛陀的一切,使一切不净惑业缘起恶行远离不得沾边,只令其时时离避远恶,不使其有所近沾三业增加恶因。而一切缘起善业都要行持,哪怕就是一善念,只能增益,不可损减。日日增加善缘、善因、善业,简言之即是时时离恶积善。为什么说恶所缘业只能用远离,不可说是灭除呢?因为佛谛中,因果不昧。因果是灭除不了的,说灭除是断见,故所以只能善业筑壁,犹如筑一道挡土墙,起到隔开的作用。由是学佛,修佛之行,最终成佛方可彻底解脱轮回的因果缚业,此时因果照样存在,但对佛无沾。”
这是从宇宙万有和合真谛中,开示因果不昧的道理,令众生把握当前,努力行善,以广植善因的方式,改变既有的因果网络。佛经中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前者是出家人所应行,而后者则是在家人所应修。修福德本是立于道德立场的方便善行,亦为世人共同的要求,所以佛对初心学佛者,常劝勉以布施、持戒等为中心的福德行,然而佛法的最高理想是究竟解脱乐,这是以修人天的福德行作为基础而更求胜进,方可趣向于解脱的。因此,对于世间有漏的福德,要能舍而不执,若是一味贪图世间的福乐,那就不能走上出世的解脱大道了。
“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有福德自然障碍就少,福德因缘不具足,智慧亦难得成就,所以我们应当知福惜福,再进一步能种福培福,对于求福无有厌足永不嫌多,使自己福慧增长,利乐有情,皆共走上成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