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济公活佛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济公活佛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问:大家都知道,出家人不能喝酒,也不能吃肉,但为什么济公活佛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索达吉堪布答:这句话的后面,济公和尚紧接着还说了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济公和尚是历史上公认的成就者,他“酒肉穿肠过”的话,可以做到“佛祖心中留”。如同一些前辈大德,修行境界特别高时,肉和菜、酒和水对他完全没有差别。古印度就有一位大成就者,喝完酒以后,酒可以变成水,从指尖流出来。同样,济公和尚也有这种非凡的境界,喝酒、吃肉对他并不会有障碍。但我们作为普通的出家人或修行人,千万不能盲目地去模仿。

如今很多影视作品里,经常断章取义,只取这段话的前半部分,以此作为自己可以吃肉喝酒的佐证。甚至好多根本不懂佛法的领导,喝酒时也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我在藏地就有一个朋友,天天喝得烂醉如泥,别人去劝他时,他总拿这句话来搪塞。实际上,当他醉得人事不省时,留在心中的肯定不是“佛祖”,而是“酒肉”。所以,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最好不要说大话,你还没达到济公和尚那样的境界之前,切莫用这种话来为自己造恶业找借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

我们信地藏菩萨不是靠自力,一切修行,离苦得乐、脱离苦难,是仗着地藏力,这叫仗他力。


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要生极乐世界,你自己没力量能生得到,那是仗着阿弥陀佛接引的力量,这也是仗他力。


我们过去没有这个因,今生遇不到学习地藏因缘,遇不到这个缘。过去没这个因,遇不着这个缘,这都是有因缘的。


因为我们要开始学《地藏经》,我们思想先得有个准备。准备什么?好像《地藏经》说的鬼神特别多,那我们思想就准备——有没有鬼神?


举 例

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在第八品的时候,有个主命鬼王——主命鬼,主生命鬼。


在说到主命鬼王的时候,佛就说他不是鬼王,他是大菩萨化现的,再过一百七十劫他就成佛了,号为无相如来。


那这一个鬼王如是,其他的鬼王都如是。鬼是一道,地狱、鬼、畜生,但是那个鬼跟这个鬼不一样,那个鬼是业报鬼,《地藏经》所说的鬼都是成就的了——一般的鬼能到忉利天吗?


因此《地藏经》所说的鬼,那一道的鬼都是成就的了、示现的了,鬼都到忉利天闻法去了。


因此人家说《地藏经》光说的是鬼,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别把他当成一般鬼看。


所以你理解到你能闻到《地藏经》,能够再学习《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是你过去得过地藏菩萨的教化没修成。


所以第八品的阎罗王问佛:地藏菩萨那么大神通、那么大自在神力,为什么不把众生一次都救度好,我看见他救度出去又回来了?


佛才跟阎罗王解说,此土众生的业非常重。


因此咱们学习当中,把这些问题理解清楚了,要发地藏愿,要行地藏菩萨的菩萨行,随时发地藏愿,行地藏菩萨行。


四大菩萨我们把它合成一个,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这四大菩萨,就是平等平等。


不过在坚牢地神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他们的愿犹有尽的时候,他说,我看地藏王菩萨的愿永远没尽,独赞地藏,所以坚牢地神就护持地藏菩萨。


如果你修地藏法门,你那块土地,乃至你种的花草,特别不同。


因此大家要学习《地藏经》的时候,要先有这些思想上的准备。

学《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

学《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我们信地藏菩萨不是靠自力,一切修行,离苦得乐、脱离苦难,是仗着地藏力,这叫仗他力。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要生极乐世界,你自己没力量能生得到,那是仗着阿弥陀佛接引的力量,这也是仗...

军咤利菩萨咒

军咤利菩萨咒

军吒利菩萨咒“军吒利菩萨咒”又称“消万病咒”。军吒利菩萨咒原文:唵,室哩哆,室哩哆,军吒利,萨缚诃。军吒利菩萨咒注音:唵ōng室shì哩lǐ哆duō室shì哩lǐ哆duō军jūn吒zhà利lì萨sà...

一个“酒鬼”是如何蜕变为虔诚佛教徒的?

一个“酒鬼”是如何蜕变为虔诚佛教徒的?

我家先生是个艺术工作者,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酒鬼”。他就读于国内某知名美术院校,毕业后回到了县城,从事艺术创作。他天性率真,性情豪爽无羁,既不圆滑,也不懂上下通达,加之恃才傲慢,自觉抱负难施,憋屈压...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三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三

因果故事三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俗姓王,是丹阳地方的人,最初在余姚县担任税务官;因为他经常买鱼放生,薪水用完了,不得已就挪用了公款;到了上级长官派员清查库钱时,才发现他已经挪用了数十万的库钱。依照当时...

素食以后 | 丰子恺

素食以后 | 丰子恺

很多人都喜欢丰子恺的画,因为在他的画里,是最真切的生活,却被赋予了生活回味不尽的诗意和美感,以及无尽的温情。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

不知者,真的无罪吗?

不知者,真的无罪吗?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悉、爱听的事物。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说得总是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