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拥有一颗火热的心

拥有一颗火热的心

不知从何时起,我家院子里的一棵梧桐树上竟然多了一个鸦巢。鸦巢正好对着我的卧室,每天天刚亮便有两只乌鸦在树上飞来飞去,它们是一对乌鸦夫妻,总是哇哇地叫着将我吵醒。这对乌鸦让我每天至少要少睡两个小时。

每当被乌鸦吵醒后,我便会冲它们破口大骂,还将牙刷、牙膏和口杯向它们扔去,可是这些根本就不管用,它们依然每天准时哇哇地叫着将我吵醒。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我决定将这个鸦巢捣毁。正好乌鸦夫妻不在,我找来一根长竹竿,只几下便将鸦巢从树枝上给鼓捣了下来,令我吃惊的是,鸦巢里竟然还有两只刚出壳的小乌鸦,从高高的树枝上跌到地面竟然还没有被摔死。

我解气地回到家里,以为失去了鸦巢的乌鸦夫妻会从此远走高飞。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它们又准时在树上哇哇地叫了起来。我仔细一看,见树枝上又多了一个新鸦巢,肯定是它们连夜筑成的,鸦巢里还有两只张嘴讨食的小乌鸦,看来它们是被自己的父母救了。

可是,还没等我想出第二个对付这对乌鸦夫妻的办法来,我的妻子玛丽娅便惊慌地跑来跟我说,我们的女儿芬妮今天早上遭到了两只乌鸦的袭击,幸好玛丽娅在女儿的身边,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当玛丽娅推着刚满六个月的女儿芬妮外出散步的时候,两只乌鸦突然飞离树枝直向芬妮扑来,玛丽娅立即挥起衣袖驱赶,两只乌鸦见无法接近芬妮,便分别在芬妮的婴儿车里拉了两泡鸟粪。

这两只可恶的乌鸦分明是在报复我!于是,我又想出了好几种对付乌鸦的办法:比如用水枪射击鸦巢,向鸦巢里喷石灰粉,可是都无法将它们赶走。当然,我也遭到了乌鸦的报复,我的女儿芬妮只要一出门,乌鸦便会在她的婴儿车里拉鸟粪。有时我真想一枪将这两只乌鸦打死算了,可在澳大利亚是不准随便猎杀动物的,除非它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

身心俱疲的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我甚至想到了搬家。这时妻子玛丽娅说,不如我们不去理会它们了,随它们去吧。我想想,也只能这样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真的不去理会那对乌鸦了。它们竟然也没再来报复我。

我每天早上依然会被乌鸦的叫声吵醒,醒来后为了躲避乌鸦的叫声,我便和玛丽娅一起推着芬妮去散步。慢慢地我发现,每天早晨,我们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时光竟然是如此美好,我甚至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睡那么多觉,以至于浪费了这么多用来和家人一起散步的时间。玛丽娅说,这都是因为那对乌鸦将你吵醒的结果。于是我开始喜欢起这对乌鸦来了。

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过去了,早上醒来,我竟然没有听到乌鸦的叫声。那对乌鸦夫妻可能被风雨折伤了翅膀,正低着头在树上伤神呢。而它们的两个孩子却在地上哇哇地叫着没人理睬。我当即找来梯子将两只小乌鸦小心地放回了鸦巢。很快,乌鸦又恢复了往日的活跃气氛。

有一天,我在房间里收拾东西,妻子玛丽娅在厨房里忙碌,我们的女儿芬妮则在院子里晒太阳。我突然听到院子里有乌鸦的惨叫声,原来一条蟒蛇已悄悄地接近了我们的女儿芬妮,树上的乌鸦第一个发现后飞下来与蟒蛇搏斗,结果被蟒蛇所伤,我闻声赶到后立即用猎枪结果了蟒蛇。吓得目瞪口呆的玛丽娅将芬妮抱在怀里哭了好长时间。是乌鸦救了我们的女儿!从此,我们与那对乌鸦夫妻成了好邻居、好朋友,只要它们有难我们便会伸手援助,而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它们也会帮忙。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常常会忽略自己的同事、邻居和身边的人,因为距离太近,他们有时会吵到我们,打扰我们的生活。可是,同样因为距离近,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援助而使我们尽快摆脱了困境。也许他们的面貌不尽如人意,也许他们的性格与你不太合得来,但只要你真诚地去对待,你便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火热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捐完佛像,走路都磕磕绊绊的孩子竟然奔跑如飞,能歌善舞了

捐完佛像,走路都磕磕绊绊的孩子竟然奔跑如飞,能歌善舞了

湖南的弥勒古寺组织认捐地藏像,我给儿子捐了一尊。我儿子一岁半,走路老是走不好,一天要摔好多次,每天头上都要磕出几个包包。愁坏我了。不可思议的是,我捐完佛像后,孩子走路马上就稳当多了,也没人特殊的给他...

香黄九孔

香黄九孔

材料:香菇16朵、姜1小块、马薯16个、香菜少许、玉米粒100公克、素火腿100公克调料:盐、味素各1大匙、太白粉3大匙、香油少许、酱油、胡椒粉各适量做法:1、香菇泡软后去蒂,火腿、姜及香菜切末,马...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和尚桥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和尚桥

和尚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深人人心。当今社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源于此。佛教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迅广为人们接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崇尚和。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后世有团结就...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学佛网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学佛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先出家为师兄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先出家为师兄

先出家为师兄佛陀回乡,在王城中普洒法雨,种子入地,就会发芽生长,释种的诸王子,听了佛陀说法以后,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王子当中,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有的父母不准许,他们相约偷偷的出走,到尼拘陀树林...

达真堪布: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达真堪布: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达真堪布: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这两者有没有区别?答: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包括我们做这些善事,都要随缘去做。你认为:我不应该施舍穷人,应该捐给寺院。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