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慈悲度化贪睡比丘

  [智慧故事] 发表时间:2018-08-29 作者:未知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从不修行。

  这一天,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的生命实际上只剩下七天的时间了!佛陀担心他死去堕落三涂(又作三途、三涂恶道,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于是前往度化。

  在房内的这个比丘浑然不知道佛陀的到来而依旧在酣睡。佛陀把他唤醒,呵斥道:“快起来!怎么还在睡觉呢?你这样的行为就好像是牛、马身上的一只寄生虫,又像是螺、蚌、蠹虫一样,全然不知这个肉身是众苦的根源,只知道贪图身体的舒适而懈怠堕落。这就如同有人身受重伤而遭遇危难,他却依旧安逸睡眠而不寻求解脱之道。修行的人不能懒惰好眠,应当常常自警,时时刻刻念佛念法念僧,学习诸佛菩萨的行迹,努力精进修行。此外,还要常观无常苦空,破除邪见、秉持正见。若能如此,千倍福报功德由此而生,永远不会堕入三涂恶道!”

  贪睡的比丘听到佛陀的话语,如雷贯耳,惊坐而起,起身向佛陀顶礼膜拜。

  佛陀接着问他:“你能回忆起你过去生的因缘吗?”

  这个比丘惶恐地说:“弟子心智为五蕴烦恼所覆盖,不能明了多生累劫宿命之事。”

  佛陀悲悯地说:“你在过去维卫佛(维卫佛是过去七佛的第一佛)时曾出家修行,不仅不诵经持戒,更贪求名闻利养,饱食终日懒散不勤,从不修行,所以命终之后便堕落为寄生虫。五万年后果报受尽,又投生为螺、蚌之类和树中蠹虫各五万年,这四种虫心智昏暗,长生暗冥无有智慧,贪身爱命喜好隐蔽之处,以冥为家不乐光明;若待其一觉醒来,已过了很长的时间!如此久远缠绕在罪业之网,不求出离。今生你终于罪毕福生,生而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呢?”

  贪睡的比丘听了自己过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缘,不禁毛骨悚然,立刻心生忏悔。从此他一心念道,在数天之内就以精进勇猛之力除尽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免除了生死轮回之苦。

 

点我:

相关文章

北京佛弟子寻一份善缘

北京佛弟子寻一份善缘

末学今年30岁,属蛇,北京工作。2016年开始学佛至今,深感获益匪浅。本来一切随缘,最近拜读《了凡四训》,也知缘分也可以制造。末学真诚希望能够遇到一份善缘,组成佛...

道证法师:五戒是人生道路上五个万丈绝谷,任何人

道证法师:五戒是人生道路上五个万丈绝谷,任何人

五戒就好比人生道路上的五个指路标佛教导我们在家居士必须要遵守五戒。五戒就是佛给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五个指路标。第一,不杀生,就是不能杀害任何有生命的动物。第二,不偷盗...

王雷泉教授: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王雷泉教授: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王雷泉 导语:佛教对人类世界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最根源性的转变人心开始的。“心净则国土净”,这里的关键,是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者广度...

犯邪淫后积极行善赎罪的重要,使自己的婚姻美满、

犯邪淫后积极行善赎罪的重要,使自己的婚姻美满、

大家都非常清楚,造作邪淫罪业能够极大的影响自身的命运、消耗福报,感召挫折与困苦,对未来的婚姻亦有极大的影响,乃至婚姻不顺、婚后夫妻相处不如意等等,其实这所有种种的...

合儒法师: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合儒法师: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请问师父,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我的建议有两个,第一个是“如实观照”,第二个是“善用因缘”,那什么是“如实观照”呢?就...

法藏法师:皈依三宝能真正趣向生命解脱

法藏法师:皈依三宝能真正趣向生命解脱

皈依三宝能真正趣向生命解脱 大部分的人都会说他是好人,但是「好」人不等于是一个「能解脱」的人,或者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真正不伤害」众生的人。例如: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