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千年禅与茶

“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壶合一、天人合一”

金顶的佛光,报国寺的钟声,机灵的猕猴,以及金庸笔下最具个性的郭襄、周芷若开创发展的峨眉派武功,几乎是人们对峨眉山最经典的几大印象。其实与这些美景与传说一样经典的,还有峨眉山的禅茶文化。佛教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绚烂的两笔重彩,在历史上也一直交错发展,彼此影响,浸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灵魂之深处。

一部峨眉山禅茶史,既是茶文化的成长缩影,也是禅宗的发展足迹,更是古代寺院经济制度的侧面反映。

绵延至今“三道茶”

如今去峨眉山,都会听到一种叫“佛门三道茶”的养生秘诀:寅卯、午未、戌亥为每天饮茶最佳时间。第一道茶,为晨饮之茶,即寅卯时辰饮茶。这道茶需在“恭前饮用”。即入厕前清饮三杯,能够将杂陈于体内的毒素秽气清洗出去,起到去秽气下浊物的神奇茶疗效果。第二道茶就是上午11点到中午1点之间饮绿茶两杯,能够起到防治口腔系统疾病,具有排毒养颜、明目醒脑的茶疗效果。而这第三道茶,就不是用来喝了,是用来洗。每天睡前半小时用浓淡相宜的绿茶清洗面部,重点是眼部,能够排毒养颜,安神补脑。

相传,这个峨眉山佛门“三道茶”的茶诀,源于南北朝时期驻锡峨眉山洪椿坪的中印度高僧宝掌和尚“一日三啖”的食茶之法。宝掌法师就是史料记载中的“千年和尚”,传说运用各种养生之法活了一千多岁。当然,这样的神话是否科学尚不考,但由此足以见峨眉山禅茶文化的养生传统。并且也可以推断,峨眉山僧人种茶饮茶习俗很早便有。

据可考的古典文献,峨眉山茶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区最早出现的原始农耕。最先将峨眉山森林中野生古茶择而饮之的,是远古农耕时期纷至沓来觅寻长生不老修行之术的中国远古原创道教人物。然而到了隋唐以后,佛教的兴盛和寺院经济的扩展以及当时的土地制度,佛门的种茶制度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峨眉山万年禅茶始于唐宣宗在位期间,由时为峨眉山南岳临济宗第三代门人的昌福禅师创立,并创编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书,以其“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壶合一、天人合一”的四大茶品、茶人、茶道、茶事理念,揽天地山水、人文性情于一体,并传授茶法给众僧人,随后传给下一位主持隆元法师。隆元法师是峨眉山本地人,对茶的种植和制作都较为精通,通过他的努力,峨眉禅茶又溶入了一些种茶和制茶的方法,并获得大量民间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习,此后,峨眉山禅茶遂发扬光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十子异疾

钟茂森:十子异疾

钟茂森:十子异疾 安士先生引徵了《迁善录》里面的一个故事,为我们说明嫉妒招致什么样的果报,让我们引以为戒。这是讲到「十子异疾」。宋朝有一位大夫叫蒋瑗,他有十个儿子,结果这十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好的,第...

佛教公案 普贤菩萨与昙翼法师

佛教公案 普贤菩萨与昙翼法师

天衣法华寺位于在绍兴市正南面约二十公里的秦望山的西北麓,寺名也历经几变。寺院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由高僧昙翼始建,号“法华寺”。昙翼法师最初依庐山慧远出家,后往关中求学于鸠摩罗什。几年之后,...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三十一节 僧俗赛跑 团长皈依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三十一节 僧俗赛跑 团长皈依

第三十一节 僧俗赛跑 团长皈依金山活佛皈依弟子之中,各界人士都有,军政学警,士农工商,应有尽有,最有趣的是李长江团长,他皈依金山活佛原因,不是因为闻法有悟而皈依,也不是因为有病请求活佛治癒而皈依,更...

达真堪布:总是生病,需要换个房子吗?

达真堪布:总是生病,需要换个房子吗?

达真堪布:总是生病,需要换个房子吗? 问:我身体一直不太好,小病不断,大病也偶然有犯,有算命的说是我住这地方的风水不好,需要换房子。您看有这个必要吗? 答: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忏悔来解决...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更多精彩:...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诗曰: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为夫广说前身事,礼佛斋僧福慧宽。又云:心分十界任君临,六道升沉遍古今;学佛善修超出速,恶因种堕罪根深。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