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不离因果 佛弟子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

  只记得那天心情很糟糕,清早和丈夫吵架的后遗症,像一股黑色的雾气,挥之不尽。婚姻是什么? 那只放满鲜花,洒满阳光,放着甜美音乐,向前飘曳的小船?扯淡!而我顶多是哪个岸上,想奋力把船靠岸的纤夫,但船总是出人意料偏航。

我精疲力尽地回头看时,首先看到的是婆婆那双永远挑剔的眼,公公永远不置可否的脸,还有我先生那种气不打一处来的麻木。

我的心情糟透了。这时师姐让我去她那里听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说佛法对人生是很有指导的意义。

师姐总是这样的温和,让人不好拒绝。反正也没什么事。我们一边说话,一边擦供果,一种祥和的气氛让我放松下来。然后便开始坐在佛堂里面听闻因果的法音,我听得很认真。

万事万物总不离因果,宇宙间一切呈现不过是因果的作用,释迦佛陀的三藏也不过就是因果两个字,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的得恶果。

哦? 原来自我所经历的一切也不过是因果所致? 是自己所种恶因才导致恶的结果了?

我觉得真的一下解除了我好多的困顿。和公婆相处这么几年,一直深受煎熬,文化层次不同,导致了我们的三观完全不能吻合,于是我经常为此与老公吵架,和公婆剑拔弩张

现实的生活完全偏离我原来对婚姻的最初畅想,每次闹矛盾后的纠葛,心魔都无法平息,处处纠结,难过,除了以泪洗面,抱怨,朋友倾诉,我没有其他的缓解办法,原来,这把开解的钥匙就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心里!

当时师姐给我了一句:“先做好自己就好了。”我一下被点醒了,点透了,如释重负。

是的,先做好自己。修行就是一把刻刀,它会你身上赘痈一点点的切割掉。每割掉一点,就会有一点的轻松,每一份轻松都会有一缕明媚的阳光照进来。你的内心会因此光亮温暖起来,而光亮温暖的内心又是柔软和善良。面对一切你变得这么的大度和包容。充满柔情的眼睛再不会埋怨和挑剔别人,

职场是我们上班族要面对的一个环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一定会有很多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时候,一些人和事真得是很烦人,有时还是把持不住自己,偶尔仍会发脾气,抱怨,心有挂碍,但我内心清楚是自己还未修炼好,因为知道并深信因果,所以知道一些事的根源在哪里,就不会太在意,该忍的忍,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也不会太过于纠结,有爱在心中,就不会作出三青子的事,现实毕竟还是俗人多,我本身也是一介草民,就好好做自己就好了,不要对别人要求太高,当所有的事情过去,我反省时,会发现自己又成长了一点。

闻法音是我如此喜欢的事情,因为这是值得坚持的事情,每次闻法音,和师姐畅谈人生,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痛苦,感觉一周的压力全部释放了。每位师姐都很热情,也很善于分享。所以,倍加温暖,放松。佛堂里面也格外的温馨,像一个大家庭,有做上班族,有做生意的,有居家做贤妻良母的,有七旬老人,有70后,有80后,人群里面,最能体现人的个性,但是大家非常的齐心协力,非常的友爱,所有的人都很勤奋也很努力。

先做好自己,永远在成长的自己,这时你会感到你的内心是强大的,阳光明媚的,从容和理性的,你就会感到一种力量,掌控一切的力量。在成长中,你会变得释然,淡定,平静坦然,再不会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而神经过敏,揪心扒肺。

原来那些愁云惨雾不过是自己内心的阴霾所致,当你内心充满阳光时,发现地狱天堂就在一念间。

文/晓慧

文章来源: 佛教新视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根本原则: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根本原则:自念自听

问: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时家中也有念佛声,请问法师这个现象是不是魔障?我有些疑惑,请开示。答:对这个耳边出现的念佛声音,包括梦中出现的声音,包括其他出现的声音,有的是由于我们...

日常的佛心行禅:步步微风起

日常的佛心行禅:步步微风起

步步微风起一行禅师有一处禅修中心,在其通往行禅步道的入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步步微风起」等字,这是多么壮阔、美妙啊!这清新的微风正是吹去在你生死轮回中的烦扰恼热,并为你带来代表生命的喜悦与自...

地藏菩萨感应录:望月不复执著指 善根增长法喜盈

地藏菩萨感应录:望月不复执著指 善根增长法喜盈

【美国洛杉矶】李果仪2005-3-25联系方式:地藏论坛网名:李十方这件事情在我心中已经放了两、三个星期,我一直很犹豫要不要在论坛上说出来,考虑了半天之后,我觉得得利的人应该多于不得利的人,所以我还...

达真堪布: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

达真堪布: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

达真堪布: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 问: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从什么地方开始修行? 答:应该是先皈依进入佛门,然后再发菩提心进入大乘,是这样的一个道路。但是真正从心里皈依到三宝是...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七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文句卷第七】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戊二、明诵咒治习二。初结前。二正明。己、今初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

佛教的素食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

佛教的素食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佛教素食(素食食品)主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健康食品)观念和生态道德。佛教认为,素食出健康。饮食的荤素与多少,都与人的健康有直接联系;有些疾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