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素食格言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不得杀伤一切物命”(4), “不得渔猎伤煞众生” , “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 以及“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

《老君二十戒》:“勿食含血之物”;

《老子化胡经》:“戒之不食肉,心当莫念之,含血有形类,元气所养活...”

《太上感应篇》:“不可射飞(鸟)逐走(兽)、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不可杀龟打蛇、伤害昆虫。”

《道德经》中的名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孙真人枕上记》(孙思邈):侵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欲火艾慢烧,身争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禽与兽,食之多命促。土木为形象,求之有恩福。父精母生肉,那忍分南北?惜命惜身人,久白光如玉。

《孙真人十二多》(孙思邈):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亡,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志忘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厌。

《太上感应篇》: 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昆虫草木,尤不可伤。

《吕祖全书?前八品仙经》:一切物命,蠢动含灵,惜命勿伤,慈怜天生道教重生乐生,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是其理想的社会境界。按照道教宇宙观讲,“道”乃宇宙之主宰,化育万物,长养万物,因此万物皆应平等相处。人类为万物之灵,更应常怀慈悲心,去对待身边的种种生物。人类不能随便去捕杀一切动物,否则就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意思是说,天地乾坤,一阴一阳。上下感通,氤氲之气自然调和,甘露之水自然下降。上天降下祥瑞的甘露来滋润万物,总体上均匀分布,这是自然法则,根本不需要地球人的人为分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

佛教故事: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

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有一个年轻人总是落魄,郁郁不得志,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于是,他找到禅师诉说了自己的郁闷。禅师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年轻人摇头...

秋季进补有三宝 适合在干燥的秋天补补元气

秋季进补有三宝 适合在干燥的秋天补补元气

大多数的人在夏季的时候都会有贪食冷饮冷食的习惯,而自身的脾胃功能自然也就会收到很严重的影响。此时,如果是直接用大鱼大肉来进补,不仅不会达到目的,还会增添脾胃负担。而如果能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素食来进补...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八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八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八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章「感应章第十六」,这章题目是叫「感应」,是讲到一个行孝的人他的孝心达到至诚,就能够跟天...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只说不修,来世为牛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只说不修,来世为牛

只说不修,来世为牛文/噶玛天津仁波切梁武帝崇尚佛教,以志公为师,皇后则以云光为师。二位高僧地位无人可及,但做法却迥异天地。志公和尚严守戒律,云光和尚却大食酒肉。一日志公对云光说,出家应现庄严相,以戒...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达真堪布问: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答:做火施的时候,打手印的力量,念咒语的力量,内心清净观想的力量,这三个力量合在一起才能功德圆满。若是...